-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明市人居环境发展现状.doc
昆明市人居环境发展现状、条件及优势
(一)昆明市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1.历史文化
昆明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339年战国时代,就有庄蹻入滇为滇王的历史记载。公元 765年与唐朝同时代的云南的南诏王朝建立了拓东城,即如今的昆明城。南方丝绸之路接通了与缅甸、印度等周边国家的联系。公元1279年元朝在云南设立行 省,昆明正式成为省会城市。1905年昆明自辟商埠,对外开放,从此迈开了近代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昆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其中 以“火把节”、“滇剧”、“花灯”、“昆明斑铜”及“滇菜”等最具民族特色。昆明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32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项,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项,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42项。此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石 林风景名胜区、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九乡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昆明滇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阳宗海旅游度假区)。作 为少数民族大省的省会,多元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文化在昆明得到了集中体现,拥有大量民族特色的东西,如习俗文化、制度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伦理文化及 审美文化等,昆明甚至可以称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核心。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昆明正逐步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的前沿阵地,是 东盟各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昆明的人居、人文环境是同等发展规模的城市无可比拟的。
2.地理位置与资源条件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处东经102度10分至103度41分,北纬24度24分至26度33分。昆明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低纬度、高海 拔互补,气候类型多样,常年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天高云淡、四季如春,鲜花常年绽放,草木四季常青,素以“春城”、 “花城”闻名于世。由于昆明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属于气候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又被誉为“高原氧吧”。昆明市复杂多样的高原地貌,垂直多变的立体气候,孕育 了种类繁多的植物。森林生长良好,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温带针叶林、寒温带针叶林,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杉、滇青冈、旱冬瓜等, 森林覆盖率达到51.2%。在原有的400多个传统花卉品种基础上,近年来,大量花卉新品种在昆明培育成功,使昆明市成为名符其实的“西南花都”。
昆明主城区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是休闲、旅游、度假、居住的理想之地。昆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目前已开 发重点风景名胜古迹100多处、旅游景区30多个、国家级旅游线路10余条。昆明共有各类旅游景区(点)50余家,A级以上景区9家,其中国家5A级景区 1家(石林风景区),4A级景区6家(九乡风景区、昆明世博园、云南民族村、大观楼公园、西山森林公园、金殿风景区),2A级景区2家(岩泉寺、青龙 峡)。市区内湖、山、石、洞、泉、瀑布、花卉、古树、园林名胜、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等独具特色,极富魅力。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全省,连接东南亚,集 游览、观光、度假、购物、娱乐、居住为一体的人居自然环境黄金圈。
3.社会发展
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全市设5区、8县和1市。昆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达,交通便利,昆明地处南北文化、东西文明的交融之 地,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不同的文化彼此兼容,相互激励,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体系,也打造了昆明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昆明自古以来就是与东南亚 和南亚次大陆各国进行政治、经贸往来的枢纽,区位优势十分突出。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经贸组织的全面启 动,昆明开放型、多功能的中心城市功能日益显著。
党的十六大以来,昆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协调性进一步加强,二、三产业快速增长;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增强;城市城镇化率大幅提高;环保投入逐年递增,由于环保投入的增加,昆明工业废水排放量和烟尘、粉尘排放量明显减少,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城市污水处理 率等指标大幅提高。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新建、改扩建15个乡镇(街道办)文化站、150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打造老街庙会、大型旅游歌舞晚 会《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文化品牌。解决农村2.8万户10万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实现300个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全力保障第七届全国残运会顺 利举办,成功举办市第三届运动会。启动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在全国第六届城运会上取得4金4银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就业和社会保障扎实推进。开发有效就业 岗位12.8万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安置下岗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