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重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地理学重点.doc

植物地理学重点题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二、判断改错题(共小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判断如下命题,错误标×并改正,正确标√) 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四、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 五、论述题(共1小题,共16分) 简答题: 1.请利用光谱性质说明植物遥感图像的特征 a可见光绿波段0.55μm附近有反射率为10%-20%的反射峰,这是叶绿素的特征反射峰。0.68μm,反射率下降,是被叶绿素吸收的结果 b0.7-1.4μm和1.5-1.9μm近红外光谱区,高达50%-60%的强烈反射,这个第二反射峰是绿色植物的特征,是植物有别于其他无叶绿素物体的关键波长区。 c不同植物种类反射光谱总体相似,但在近红外光仍有较大差异。草地反射率阔叶林针叶林水生植物 d近红外反射率,活力强活力差 e近红外反射率年际变化,一年10-20%的起伏,春末夏初春季夏末秋季 f可见光波段内,绿波段和红波段反射率变化较大 g不仅仅是单一要素表面的光谱反射资料,还是作为物理和生物对象综合的光谱反射资料 h植物反射光谱还与环境条件有关,综合反应在植物光谱亮度系数上。 2.被子植物演化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3.简述按照植物种分布区的形状划分类型时的类型及特点。 按植物分布区的形状分类型时一般归纳成两种类型:其一为连续分布区,区内该种植物重复出现在适宜它生存的生境,各部分之间没有被不可逾越的障碍隔断而失去交流繁殖体的可能性。其二为间断分布区,分布区分裂为相距遥远的两部分或更多部分,中间被高山、海洋、不适宜气候或者土壤等阻碍隔开,各部分的种群间失去基因交流的机会。 4.请简述硬叶旱生植物的特点及适应机制。 硬叶旱生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树种相对贫乏。却具有近似的生活方式。木本植物以长达5-10米的深根系吸取潜藏的地下水,是减缓水分平衡矛盾的重要途径。但夏季长期的干旱高温常迫使叶气孔在中午关闭。故加强表皮和外侧角质层等保护装置、减小叶面积及最终以发展小而厚的常绿叶成为该类植物的最佳选择。 叶片无光泽呈灰绿色,排列形式与光线来向呈锐角。常绿硬叶是充分利用全年有利的温度和光能,减少对光合作用的消费。植物体具刺,特别是叶变成刺是典型的特征,大多数开花鲜艳,以黄色为主。很多植物能分泌挥发油,连同芬香的花朵,使群落具有特殊的香味。由于冬温多雨,芽很少被有鳞,或完全无芽鳞。 5.岛屿形成后植物开始向此地散播,请简述岛屿植物种子的传播特点。 6.简述进行植物分布区调查的工作步骤(答案不确定,来自网上) 植物分布区调查方法大致可以分成个体调查与群体调查。 个体调查着重在种类的鉴定,调查工作通常包括采集,与标本的制作收藏。 群体调查着重在特定地区植物种类及数量的结构、群落的演替情形,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现况的植物社会调查以及潜在植被调查。常用的取样方法有样区法、样线法、点样法及点四分法。结合视觉景观调查,而采用较 ??接近样线法的循线取样法,沿道路两侧进行系统取样。 调查步骤: 1.利用汽车行驶量测,每200公尺选定一调查点。 2.在调查点利用皮尺、竹竿和细绳在马路两侧各围出一块3*1平方公尺的长方区块,为灌木取样区 3.记录该取样区的分布位置,及区内灌木种类与数量﹝出现次数﹞。 4.在调查点以步测方式,利用竹竿在两侧各标出一块50平方公尺的正方形区块,为乔木与田间作物的取样区。 5.记录该取样区的分布位置,主要田间作物种类,以及乔木的种类与数量。 6.以相机在调查点向道路两侧分别摄取相片三张;拍摄角度以俯角-2°至-10°之间,以取得中、远景致为原则,并记录拍摄位置与时间。 景观纪录主要以地形线、天际线、水的边线、主要山峰与水体特征,及清晰区分的植物镶嵌为视觉单位。 7.简述物种命名的基本规则及其变化 补充规则: a植物的拉丁名命名人有两个,将两人姓氏用et(意“和”)或用“”连接 如: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 Keng. Kengf. b植物由一位作者命名,但由另一位作者代为发表,两人姓氏需用拉丁文的前置词ex(意“自,从”)连接,代为发表者姓氏放在后面 如:雀稗——Paspalum thunbergii Kunth. ex Steud. c某分类学家将属名定错,后经别人改正者,则保留原来种的命名,只更换属名,并将原命名人加括号附于种加词之后 如: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Murr.) Garr. d对植物的亚种或变种命名,为属名+种加词+变种加词(书写时,要求在变种加词前写上变种Variety的缩写var.) 如:白丁香——Syringa oblata Var. alba Rehd. 8.请根据下图标示出世界植物区的名称 9.简述地理残遗与分类学残

文档评论(0)

克拉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