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矿床学第二部分.doc
第四篇 现代成矿理论进展
参考文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2001年度),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0,61-70。
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跨世纪的地学态势-调查与科技,1998,内部资料。
戴自希,全球超巨型金属矿床(区)。走向21世纪的地学与矿产资源。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涂光炽,回顾30年来的矿床学,中国地质学科发展的回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126-134。
池三川,现代成矿理论的某些进展,地学前缘,1994,1(3-4):83-89。
肖庆辉等,推进我国地质科学前沿研究的谋划,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28-29;53-54。
刘洪波,关广岳著。矿床成因理论的历史演化。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
一、海底现代热液成矿作用的发现
参考文献:
侯增谦、莫宣学,现代海底热液成矿作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地学前缘,1996,3(3-4):263-273
2.Rona P. A. , Scott S. P., A special issue on sea-floor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New perspectives – Preface. Econ. Geol., 1993, 88: 1933 ~ 1976
1.过程
1)首次报导
Miler及其同事1966年首次报导了红海拉张海底的热液成矿作用,发现规模巨大的多金属矿床(约1亿吨)和金属热卤水。与此同时,Bonatti和Joensun观察到了南太平洋隆起的现代热液成矿作用。
2)广泛发现
70-80年代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洋中脊及各种海槽都发现类似的成矿作用。
3)初步总结
Rona和Scott 1993年对此进行了总结,收集了135处现代热液的资料,包括热液的性质,它们所携带的金属、挥发份与形成的矿物组合等
4)系统总结
侯增谦和莫宣学1996年对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了总结,在回顾现代海底热液成矿作用研究的过去与现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现代海底热液成矿作用研究的重要进展,并讨论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2.重要进展
1)现代海底各种重要硫化物矿床的发现
洋脊 红海海渊
火山岩 弧后扩张盆地 冲绳海槽
容矿岩矿 构造环境 岛弧 小笠原岛弧(规模小)
沉积岩 中轴谷地 Escanaba海槽
大洋裂谷 Middle Valley
△ 均与海底扩张作用和断陷活动密切相关
2)现代海底热液成矿作用过程的观察
(1)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洋脊、弧后扩张盆地、岛弧、中轴谷地、大洋裂谷
* 成矿作用不是与挤压造弧阶段的钙碱性岩系有关,而是与岛弧开裂断陷阶段的双峰式岩石组合密切共生。
(2)硫化物堆积机制
现代海底硫化物堆积过程实际是烟囱生长、倒塌堆积和热液流体在其开放空间充填与交代的过程。
(3)成矿物质来源
冲绳 陆壳 双峰组合 Zn-Pb-Cu / Zn-Cu
基底 火山岩 矿化
马里亚纳 洋壳 MORB型玄武岩 Cu-Zn / Cu
△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矿物质主体源自含矿火山岩系及其下伏基底物质,是由循环的热液从中淋滤出来的。
(4)热液流体对流循环
单途径循环模型→双扩散对流循环模型
① 温度:350度
② 两个垂向上分离
的蚀变体系 单途径 双途径
3)研究意义
(1)全球性物质和热流量监测和全球热状态和物质化学平衡研究
来自地球深部的物质和热液,约80%是通过热液活动在洋脊排放的。因此,现代海底热液成矿活动成为监测全球性的物质和热流量的重要窗口,研究全球热状态和物质化学平衡的重要途径。
(2)海洋学、生物学和气象学研究
大量物质通过热液活动向大洋排泄,不仅影响着水圈的物质组成和化学成分,同时制约着大量热液喷口生物群的生存与繁衍,并对气象产生影响,因而成为海洋学家,生物学家和气象学家的重大研究课题。
(3)热液成矿作用天然实验室的观察、研究
热液成矿作用天然实验室的观察、研究,丰富和更新我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成矿理论。
(4)海底矿产资源利用
陆地资源日趋贫乏,海底矿产资源利用(岛屿争执)。
二、与板块构造理论相结合的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1997年1月在英国Glasgow召开的IGCP356 “ Plate Tec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