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4 卷 第 7 期 电 网 技 术 Vol. 34 No. 7
2010 年 7 月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Jul. 2010
文章编号:1000-3673 (2010 )07-0020-05 中图分类号:TM 71 文献标志码:A 学科代码:470·4054
Prony 算法在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张少康,李兴源,王渝红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四川省 成都市 610065 )
Application of Prony Algorithm in Power System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ZHANG Shao-kang, LI Xing-yuan, WANG Yu-hong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Sichu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ne of key problems in the calculation of power 理论与计算技术引入系统,这为系统的离线计算分
system security and stability is to built an accurate mathematical 析和在线的实时控制创造了条件。但无论是计算或
model of power system and obtain power system’s dynamic
控制都必须建立在准确可信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parameters, which can conform to practical situation, thus system
这些数学模型包括发电机、励磁系统、原动机及调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possesse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The authors propose a Prony algorithm-based parameter 速系统以及综合负荷模型等[1] 。电力系统本质上属于
identification method. First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高阶、非线性、复杂的随机系统范畴,是最复杂的
method in the transfer function identification of power system is 动态系统之一,因此要得到其准确的物理模型是非
verified; then this method is expanded and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常困难的,而基于系统输入输出数据的系统辨识常
on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turbine governor system. The
作为一种替代工具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模型建立[2] 。
proposed method can identify system transfer function and
parameters of model rapid and accurately, and it is also proved 近年来,Prony 算法在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领
that the on-lin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possib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0-2009年长春、吉林城市蔓延特征、效应与驱动力比较研究.pdf
- 2000-2010年北京城市公园空间格局变化.pdf
- 2000-2010年黄河源玛曲高寒湿地生态格局变化.pdf
- 2000-2010年西伯利亚地表覆盖变化特征——基于GlobeLand30的分析.pdf
- 2000 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增长及时空分异.pdf
- 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城市职能结构演变特征及战略思考.pdf
- 2001-2010 年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演化.pdf
- 2001-2010年石羊河流域上游TRMM降水资料的降尺度研究.pdf
- 2002-2010年长江流域GRACE水储量时空变化特征.pdf
- 2003年以来长春市城市功能用地演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