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煤工作面下隅角瓦斯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下隅角瓦斯管理规定
编制:通风部
2005年1月21日
会 签 栏
编 制:
通风部:
安检部:
调度室:
综采队:
总 工:
采煤工作面采用下行通风,下隅角是采空区各种气体的主要集中点,瓦斯等有害气体有时超限。为加强下隅角瓦斯管理,特制定如下措施:
在采煤工作面进风顺槽距上出口10米外,安设一台11KW局扇,风筒沿支架前立柱顶梁悬挂,沿工作面倾向铺设至下隅角,对下隅角气体进行稀释,防止瓦斯积聚;
在采煤工作面1#支架后立柱正对的转载机刮板上方,距顶板300mm处,挂设一台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携式瓦斯检测仪报警点:1%;
瓦斯检查员每天早班必须利用采煤工作面强制检修时间,把下隅角风筒顺到下顺槽回风,对下隅角CH4、CO2、CO、O2、温度等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实汇报调度室,调度员必须认真作好记录;
采煤工作面局扇因故停运,必须严格执行《局扇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采煤队必须根据工作面推进情况,及时爬移转载机,回收下隅角,下隅角滞后于后溜机头的距离不得超过1.5米,防止瓦斯积聚;
瓦检员对下隅角瓦斯浓度的检测结果,必须与携式瓦斯检测仪显示的浓度进行比对,如果误差超过0.05%,必须立即更换携式瓦斯检测仪;
如果下隅角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报警后,经瓦斯检查员测定瓦斯浓度达到并超过1.5%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采取措施处理;经瓦斯检查员测定瓦斯浓度达到并超过2.0%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经瓦检员检测瓦斯浓度小于1%且持续稳定后,汇报调度室,经请示总工同意后,方可按规定程序送电,恢复生产;
下隅角气体浓度每班检查汇报四次,特殊情况由通风部根据具体情况另行规定检测次数,报总工同意后严格执行;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W(9-15)101工作面防止自然发火
专门设计
通风部
2004年11月
会 签 栏
设 计:
通风部:
总 工:
经 理:
概 况
W(9-15)101工作面为矿井西翼第一个工作面,位于(9-15)煤层中,走向长1147m,倾向长72m,煤层平均厚度34.1m,通风方式采用下行通风,自然发火期3~6个月,属自燃—易自燃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142条和《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暂行规定》13条的规定:采用放顶煤采煤方法开采容易自然和自然的厚及特厚煤层时,必须编制采空区自然发火设计,并遵守下列规定:
应选用注入惰性气体、灌注泥浆、压注阻化剂等综合防灭火措施;
有可靠的防止漏风和有害气体泄漏的措施;
建立完善的火灾监测系统。
结合本1矿井的实际情况,本设计采用氮气防灭火和喷洒阻化剂综合防灭火措施,以氮气防灭火为主。
氮气防灭火设计
氮气防灭火原理
一、氮气的物理性质:
1、 在空气中约占79%,无色、无嗅、无味、无毒,与同体积的空气重量比为0.97,在标准气压和273K时,气体密度为1025g/L。
2、 不燃烧,也不助燃,溶水极微,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元素化合,无腐蚀性。
二、防灭火原理:
降低采空区或火区内氧气的含量,使采空区或火区内气体惰化,降低或阻止煤炭的氧化;
使采空区或火区形成正压,减少或杜绝空气进(漏)入采空区或火区,形成窒息区域;
降低采空区或火区气体温度和周围介质的温度,使煤炭氧化停止;
使采空区或火区有爆炸的混合气体转变为无爆炸性的惰性混合气体,消除爆炸危险性。
综合来讲,其防灭火原理为:窒息作用、抑爆作用、冷却作用。
三、氮气防灭火的优点:
氮气可以充满任何形状的有限燃烧空间,便于对采空区深部、高冒处等难以接近的地点进行灭火,吸热降温,灭火快,不污染环境,且有利于防止瓦斯煤尘爆炸。
由于氮气来源广,制取容易,制氮工艺简单,易于实施,而且具有防火技术可靠、效果显著、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本设计选用氮气防灭火作为主要措施。
注氮工艺
一、注氮方式及其管路设置:
预防性注氮:
预防性注氮,即开放性注氮,回采期间,在不封闭工作面的情况下,向采空区间歇性注氮,必须严格控制注氮时间和注氮流量,确保采空区气体逸出不得造成回采工作面或回风流中有害气体超限,达到防止自燃的目的。
管路设置:
(1)、应尽量靠巷道非行人侧,安设牢固,不得影响过车或其它设施的安全;
(2)、根据通风负压作用方向,工作面氮气管路铺设在工作面进风巷非行人侧,离底板200~300mm,吊挂牢固;
(3)、从工作面上口到制氮机的氮气管路均采用Φ108钢管,沿工作面倾向铺设的氮气管路采用Φ50钢管,留有Φ20的小眼,每次等工作面后部运输机爬移完后,埋在后部运输机里侧,避免挂断;
(4)、当第一趟沿倾向铺设的氮气管路埋入采空区15米后,开始注氮,当第一趟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巴克曼公司产品在石化行业技术应用201508.pdf VIP
-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pdf
- 《品质》高尔斯华绥优秀实用详解.ppt VIP
-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难题练习第20章 电与磁.docx VIP
- 《游青城山记》原文及注释及译文及作者介绍及古诗解析及拓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上)《三峡》文言知识挖空训练+参考答案+翻译.docx VIP
- 2024年秋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版教材).pptx
- 公司战略规划模板.ppt
- 生命生态安全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