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茉莉酸信号传导径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致 谢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在三年的研究生求学生涯即将结束的之际,把这句诗,赠给我敬爱的导师娄
永根教授。感谢他三年来对我的倾心指导。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对工作的勤勉、
严谨、和求是;对他人的宽厚、真诚、和谦让。
本论文也是在娄永根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无论是论文的选题、试验的
设计、还是论文的馔写,直至到最后的定稿,每个环节都倾注了娄老师的大量心
血。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致以崇高的被意!
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得到了本课题组祝增荣教授、蒋明星副教授的关心、
帮助和指导,他们给了我很多实验条件方面的支持,使得我的实验得以顺利完成,
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唐启义研究员、莫建初教授在学习上给
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样要感谢叶恭银教授在日常工作、学习和
生活中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在主观思想认知上给予的正确指导!由
衷地感谢刘银泉老师在使用分析仪器方面的指导和日常生活中给予的关心!。
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昆虫所的胡萃教授、何俊华教授、刘树生教授、陈学
新教授、张传溪教授、施祖华教授、徐志宏教授、马云老师、院党委书记楼成礼
书记、研究生教育科的马永芳老师给予了热心的.指导和关照、在此一并表示衷心
的感谢!
三年来,本实验室杜孟浩、马波、周国鑫、王霞等同学在生活上给予了极大
的关心,在实验上给予了诸多照顾和帮助,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是我顺利完成实验
的重要因素。同样地林欣大、陈华才、赵伟春、吕建华、白耀宇、李月红、余海
忠、杨璞、孙传恒、徐莉、单伟芳、扬雅芬、陆忠华等同学和挚友给予了我热诚
的关心和极大鼓励,在此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南京衣业大学2000级学生花
小燕参加了部分实验工作,对她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另外,特别对王六彩小姐
在日常工作和文字处理方面给予的无私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另外,还有很多老
师和同学给我思想上和生活上的关怀,在此,谨向所有给予过我关心和帮助的人
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家人,在三年里,是他们的支持、理解和鼓励,使得我顺
利地结束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j。父母静小弟给予我的爱与关怀,令我终生铭记!
最后,向参加本论文评阅和答辩的全体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
汪霞
2004年5月于杭州浙犬华家池
中 文摘要
本文以水稻一褐飞虱一稻虱缨小蜂为研究体系,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主要对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诱导防御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
研究。结果表明:
1)茉莉酸在21.03—126.18p∥株的浓度范围内均能诱导水稻释放挥发物,并
对稻虱缨小蜂产生明显引诱作用(表3.1,图3.1)。利用固相微萃取在各处理稻
株上共捕集到20多种挥发物组分,其中利用GC.MS鉴定的主要挥发物组分
14种,包括萜烯类2种,酮类2种,醛类1种,烯烃类1种,烷烃类化合物
和n.Heptadecane释放量及挥发物总量的明显增加。
挥发物在引诱稻虱缨小蜂的活性方面不存在差异(图3.2,3.3),这可能与2种
物捕集结果还表明,尽管在鉴定的14种主要挥发物组分中的10种和挥发物总量
飞虱为害和茉莉酸处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3)茉莉酸处理稻株对褐飞虱取食、存活及繁殖没有明显影响;对褐飞虱寄主
选择行为的影响亦只发生在lOmmol/L茉莉酸处理稻株与对照稻株间接虫后的
lh。
4)受褐飞虱取食为害的水稻在O.24小时内,体内茉莉酸的含量与健康水稻
苗没有显著的差异。
以上结果表明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褐飞虱诱导的水稻防御反应中不起重
要作用。而外用茉莉酸处理和褐飞虱危害所诱导的水稻挥发物的异同,可能与2
种处理在水稻体内所激活的信号传导途径存在交叉有关。
关键词:水稻,褐飞虱,稻虱缨小蜂,茉莉酸,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水稻挥
发物
第一节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意义
1.前言
chain)为基础而建立的最
自然界各生物种之间,除了以“食物链”(foo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