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丰-崇仁盆地晚白垩世沉积体及其演化模式.pdfVIP

江西永丰-崇仁盆地晚白垩世沉积体及其演化模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永丰-崇仁盆地晚白垩世沉积体及其演化模式.pdf

33卷第4期416~424页 山 地 学 报 Vo1.33,No.4pp416—424 2015年7月 M 0UNrAIN RESEARCH July,2015 文章编号:1008—2786一(2015)4—416—09 DOI:10.16089/j.cnki.1008—2786.000052 江西永丰 一崇仁盆地晚 白垩世沉积体及其演化模式 陈留勤 ,郭福生 ,杨庆坤,唐超 ,王凤之 (1.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西 南昌330013 2.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 昌330013) 摘 要:华东南地区白垩纪地壳伸展作用形成一系列 SW—NE向展布的陆相断陷盆地,一般由粒度较粗的红色碎 屑岩地层充填。赣杭构造带西段的江西永丰一崇仁盆地晚白垩世龟峰群角度不整合覆盖于早白垩世鹅湖岭组碎 斑熔岩之上,自下而上包括河lZl组 、塘边组和莲荷组。根据野外露头剖面沉积组构特征,可以识别出冲积扇、河流 和湖泊等三种沉积体系。对各沉积相沉积物组成、沉积构造、垂向相序进行了探查认为,研究区上白垩统具有粗 一 细一粗的粒度变化旋回特征,反映了自下而上由冲积扇、河流到河流、湖泊再到冲积扇、河流沉积体系的有序变化。 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资料,初步建立的盆地沉积演化模式表明,河 口组和塘边组为连续沉积 ,代表了断陷盆地开始发 育和湖盆扩大阶段,反映了控盆构造由强烈活跃期到间歇宁静期的逐渐过渡。莲荷组再次以冲积扇和辫状河相砾 岩为主,其中大量来 自下伏红层的砾石成分说明莲荷组沉积时期控盆构造运动加剧。江西永丰 一崇仁盆地沉积体 系时空上明显的变化过程,可能是赣杭构造带晚白垩世陆相断陷盆地演化主要受区域断裂控制的一个典型代表。 关键词:晚白垩世;陆相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盆地演化;江西 中图分类号:P931.2 文献标志码:A 华南晚中生代地壳拉张减薄形成盆岭构 布广泛,主要为一套巨厚的陆相红色碎屑岩系地层。 造 ¨ ,盆岭构造 由花岗岩山岭和碎屑沉积盆地构 前人对赣东北的信江盆地和赣南的吉安一泰和盆地 成,二者形成时代接近,空间上相伴产出 J。而且, 研究资料较多,主要集 中在对红盆沉积特征及构造 华南陆相断陷红盆演化与热液型铀成矿作用之间具 演化 、古生物地层l1 、沉积相以及 由红层构 有紧密联系,铀矿区多有 白垩纪红盆伴生 。但 成的丹霞地貌 ¨卜 等方面。江西永丰 一崇仁盆地 是,多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花岗岩及其中的铀矿 是一个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东与著名的相山火山 床 上,对红盆沉积物的研究程度还较低 。赣杭 热液型铀矿床相接,前人对相山铀矿 田的研究取得 构造带内白垩系红盆众多,产出诸如龙虎山、江郎山 了丰富的成果 。 ,但是对红盆沉积地层的研究资 等壮观的丹霞地貌景观。江西省白垩系陆相红层分 料还较少。本文拟通过野外露头资料对该盆地进行 收稿 日期 (Receiveddate):2014—12—03;修回日期 (Accepted):2015—04—12。 基金项 目(Foundationitem):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 目(1212011120836,1212011220248),国家留学基金项 目(201308360142),江西省教育厅科 学技术研究项 目(GJJI3438),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 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开放基金项 目(RGET1304)。[Supportby Foundation:ChinaGeologicalSurveypmjects(1212011120836,1212011220248),ChinaScholarshipCouncil(201308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