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沥青质沉积特征.pdf
2014年 3月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Mar.2014
第 29卷第2期 JournalofXiallShiy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 Vo1.29No.2
文章编号:1673-064X(2014)02-0001-07
伊朗北阿扎德干油 田沥青质沉积特征
何延龙 ,余跃惠 ,蒲春生 ,张 凡 ,董 浩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266555;2.长江大学 化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4.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
摘要: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原油的四组分和气相色质联用分析表明,原油饱和烃碳链分布范围较
广,直连烷烃主峰碳为C 原油重质组分含量相对较高,石蜡组分少,芳烃组成非常复杂,其沉积环
境为强还原和高盐度海相沉积环境;胶体不稳定系数及原油的流变性分析说明,该原油容易发生沥
青质沉积;对伊朗原油沥青质初始絮凝点和沉淀量的研究发现,剂油比为O.21mL/g时,伊朗原油
沥青质开始发生絮凝,利用标度方程对沥青质沉积的预测表明,当剂油比为0.27mL/g时,伊朗原
油开始出现沥青质沉积,分子量较大的沉淀剂需要较大浓度才能引发沥青质沉淀,沥青质的沉淀量
随沉淀剂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分析注入不同体积天然气的特征化原油拟组分的变化情况,发现气
举采油会导致沥青质的沉积初始压力升高,沥青质容易在井筒内沉积。
关键词:伊朗原油;沥青质沉积;沉积特征;二苯并噻吩;标度方程;拟组分
中图分类号:TEl22.1 文献标识码 :A
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非常丰富,是欧佩 气比71m /m ,体积系数 1.4,原油相对密度为
克的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伊朗 0.9518,API为 17.17,凝 固点 一24℃,蜡和硫 的质
的天然气储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俄罗斯。伊朗 量分数分别为2.22%和4.60%,酸值 0.32mg/g。
西南部主要为扎格罗斯盆地,为波斯湾盆地的一部 按照AP1分类标准,该区块原油属于重质原油。本
分,由扎格罗斯山前褶皱带和阿拉伯地台东缘的伊 文中的原油样品取 自伊朗北阿扎德干油田ANZ一
朗部分组成,是伊朗目前主要产油气区…。伊朗北 3井。
阿扎德干油田是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 的重要地区
之一,确认的埋藏量达到了60亿t,是伊朗目前最大 1 实验部分
的油 田,也是世界级的大型油 田。北阿扎德干油 田
位于伊朗的西南部城市Ahwaz以西 80km处,东临 1.1 原油流变性分析
Juffair和Susangerd油气田,Sarvak为该油田主力油 采用Haake/RS600同轴圆筒式旋转流变仪测
藏,油藏埋深2813m,平均孔隙度 14.9%,平均渗 定 ANZ一3井原油的流变性,保持剪切速率为9.99
透率为58.7×10~ m 。原始地层压力约为31.8 s~ , 测定温度从90℃慢慢下降到40℃原油的剪切
MPa,地层压力系数 1.13,地层温度 96 。原油饱 黏度随温度的变化;保持温度为90℃,测定 ANZ一
合压力 15.2MPa,黏度为3.9mPa·S,原始溶解油 3井原油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间的关系 J。
收稿 日期 :2013-06.20
基金项 目:国家 “863”计划项 目(编号:2006AA06Z204);国家 自然基金项 目(编号;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低渗透油藏大功率谐振波一化学驱复合技术研究”
(编号 :20011ZX05009—004)
作者简介:何延龙 (1987一),男,博士生,主要从事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E—mail:stpnet@126.tom
一 2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