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排毒治百病。 养生传统习俗与概念模糊; 靠药物实现有效养生方式; 夸大功效寻找健康的捷径。 * 知识不对等; 众病同药; 众人同药; 补药的混同; 误用的原因 用药剂量过大; 无病用药,长期使用以保健为目的的药品,以及不必要的预防用补药; 疗程过久; 轻症用重药:①贵重药;②用药分量重。 伤害:?? 用药过分 三、合理用药示例 * 容颜衰败的因由 生理 病理 物理 泻下利水类中药 原则 示例 何谓“合理用药”?WHO概念: (1985)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会议定义:“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药物剂量应符合患者的个体化要求,疗程适当,药物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 合理用药要素与关键点 有效性----药物治疗产生预期效果 安全性---疗效/风险比 适当----体现在用药的各个环节: (个体化方案、药物、剂量、 疗程、给药途径) 经济----疗效/费用比 (尽可能低费用获得尽可能高疗效) 合理用药示例 容颜衰败的因由 自然衰退、物理因素、病理因素 失去光泽、失去弹性、色素沉着 气血不足、气血瘀滞 * 气血不足 临床表现:容颜暗淡、萎黄,皮肤失去弹性,精力不支,失眠健忘,绝经或月经稀发、量少,便秘、唇舌色淡,脉弱。——慢病、消耗、年老 治则:健脾,益气,养血、润肤 药物:补中益气浓缩丸,人参归睥丸,酸枣仁丸 食疗:黑芝麻、山萸肉、蓮、党参、黄精、陈皮、地黄、大枣、砂仁、百合、龙眼肉、当归、郁李仁、柏子仁 * 气血瘀滞 * 临床表现:容颜暗淡、黄褐斑,易激惹,眠不实,眼睑肿重、肢麻手胀,绝经或经乱、血块,舌下青紫,脉弦。——情绪、压力、生活不规律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养肤 药物: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 食疗:红花、益母草、鸡血藤、玫瑰花、陈皮、砂仁、山楂、桃仁、当归、凌霄花、月季花 伴随症状 1、便秘---泻下类中药 * 苦寒泻下 清除肠内燥屎 及其有害物质 甘平润下 肠燥津枯 疗效 范围 大黄;芦荟; 番泻叶;芒硝; 草决明;虎杖 桃仁;柏子仁; 郁李仁;火麻仁; 冬瓜仁;当归 * 伴随症状 2、浮肿---利水类中药 通利水道,治疗水湿内停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茯苓;薏米;白茅根;车前草;益母草; 玉米须;冬瓜皮 * 泻下药的使用注意 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慎用; 妇女孕期、产后及月经期当忌用; 奏效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 控制用量,确保安全。 决明子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药性与功效: 本品味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用药宜忌 1.《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2.《本草经集注》:蓍实为之使。恶大麻子。 不良反应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过敏样反应;不规则阴道出血。气虚便溏者不宜用。 低血压、胃溃疡、不宜大量长期应用。结肠肠炎(便干与便溏交替)、孕妇及先兆流产者慎用(兴奋子宫平滑肌) 注意:恶大麻子。大量中毒:呕吐、发烧、腹泻等,含有蒽醌类物质,大黄酚、大黄素等 ? 药物警戒 1、正确的用法用量 内服:9~15g,入汤剂,常规煎煮;用于润肠通便可碾粉服,用于清肝明目、降脂可泡茶饮。 外用:适量,水煎熏洗。 2、使用注意 (1)孕妇、先兆流产者、经期慎服;气虚便溏者慎服; (2)不宜长期服用; (3)顾护脾胃。 利水药使用注意 利水渗湿药忌用于阴亏津少的病证,对脾虚水肿应以健脾为主,不宜强调利水。 应用利水渗湿药,须视不同病证,选用有关药物,作适当配伍。 1、阴虚津亏者慎用。 2、肾虚遗精遗尿者宜慎用或忌用。 3、性滑利之品如薏苡仁、冬葵子,孕妇慎用或忌用。 4、药性味以甘淡或苦为主,性多寒凉或平,主归肾、膀胱、脾、小肠、肝经。药性沉降下泄、渗利。 * 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 【功效主治】 1.利水渗湿—小便不利,水肿及停饮眩晕等证。(+白术,五苓散、苓桂术甘汤) 2.健脾止泻—脾虚食少便溏 (四君子汤) 3.宁心安神—心脾两虚之失眠、 心悸(+黄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