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与土耳其陶器的相互影响》.pdf

《中国瓷器与土耳其陶器的相互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瓷器与土耳其陶器的相互影响》.pdf

20045 115 故宫博物院 院刊 年第 期总第 期 中国瓷器与土耳其陶器的相互影响 马文宽 内容提要 中国瓷器对土耳其陶器的影响是中国古外销瓷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欧、美及土耳其学者对此课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成果颇丰。本文仅对之略作介绍, 并从中国学者的视角观察作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双方陶瓷相互影响的历史背景及 海陆交通作一概略地叙述。 关键词 中国瓷器 土耳其陶器 器形 纹饰 生产技法 文化交流 海陆交通 在16~17世纪,伊斯兰世界并列着三个强大的国家——奥斯曼帝国(1299~1924年)、 伊朗萨法维王朝(1501~1736年)和印度莫卧儿王朝(1526~1858年)。这三个国家在文 化艺术上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时可称是伊斯兰世界的文艺复兴时期。奥斯曼帝国的版 图最为广袤——占有今亚洲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及欧洲东南部和 非洲的埃及等地区。在土耳其统治的中心地区——安纳托利亚有着高度发达的制陶手工 业。最有名的制陶中心是位于其西北境的伊兹尼克(Iznik),犹如中国之景德镇。其产品 可与著名的意大利迈奥里卡陶器(Maiolica Ware)相媲美。中国元代青花瓷早在14世纪上 [1] 半叶,就输往伊斯兰世界,并于14世纪末首先在叙利亚进行了仿制 。到15世纪前半叶, 埃及、伊朗和奥斯曼土耳其也先后加入了仿制的行列。在此四国之中以土耳其仿元、明 青花瓷烧制的青花陶最为有名,在伊斯兰世界达到了极高水平。这里应着重指出,欧、 [2] 美及土耳其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成果颇丰 。笔者仅对之略作介 [1]J.A. ~ [2]a) b) Ⅱ,pp.247~281,1957. c)Walter B. Denny,Blue and White Islamic Pottery on Chinese Themes,Boston Museum Bulletin,vol.LXXII,no.368,1974. d)Nurhan Atasoy Julian Raby,Iznik—— e)John Carswell,Iznik pottery,British Museum Press,1998. 78 中国瓷器与土耳其陶器的相互影响 绍,并结合国内资料,从中国学者的视角观察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 中国瓷器在器形上对土耳其陶器的影响较少,约有四种。 [1] 1.莲子碗,敞口,腹较深,似莲子,故名,多流行于明初(图一) 。在16世纪初 [2] 土耳其陶工对之多有仿制(图二) 。该碗内绘土耳其式螺旋纹,而外壁所绘缠枝花纹 [3] 则无疑是仿中国纹饰。另一土耳其所产之莲子碗外壁所绘细菊瓣纹(图三)也是仿中国 纹样。 2.折沿大盘,元和早明折沿大盘是受到伊斯兰金属盘的影响而出现的,大多是 [4] 为了输往伊斯兰世界而特制 。这种模仿不是完全等同,而在足部保持了中国瓷器 的特点,在纹饰上也大多保持中国特色。从15世纪最后25年起,奥斯曼土耳其又转 而模仿元明青花大盘。有些在器形或纹饰上仿制得非常逼真。折沿大盘可分圆口与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