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朗和费衍射远场衍射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实验装置和结果 ? 光学仪器的光瞳通常是圆形的,讨论夫琅和费园孔衍射对于分析光学仪器的衍射现象和成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夫琅和费衍射实验 2-7 圆孔衍射(Diffraction by Circular Aperture) 特征二:中央亮斑特别明亮 夫琅和费圆孔衍射花样 特征一: 由中央亮斑和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组成 如何解释这些实验规律? 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照片 R、λ确定时,m由θ决定 A0 为θ=0 方向上的合振幅 二、光强分布 1、接收屏上任一点P 的光强为(计算过程见附录2-2): J1(2m)为一阶贝塞尔(bessel)函数,是随m作振荡变化的函数,其数值可查数学手册 I0=1 时的光强分布曲线 P点的相对光强分布 0.610 1.116 2、光强分布曲线 光强二维分布图 中央极大 第一极小 第一次极大 第二极小 第三极小 第二次极大 第三次极大 3、极大极小位置 令 求出I/I0 的极值点,列表给出其位置和对应的相对光强如下: 2-6 Fruanhofer 衍射(Fruanhofer Diffraction) 严格Fruanhofer 衍射:光源和观察屏离衍射物无穷远 Fruanhofer 衍射的光路 用平行光照明衍射物,衍射物后透镜的后焦面上可得到Fruanhofer 衍射。 实现夫琅和费衍射实验 一个矩形孔的Fruanhofer 衍射花样 不同宽度单缝的衍射花样 X’ Y’ 夫 琅 禾 费 单 缝 衍 射 基 本 光 路 1 单缝衍射 (Diffraction by Single Slit) 单缝衍射 (缝宽) S:单色线光源 ? :衍射角 p · ? ? δ S f f ? b 透镜L1 透镜L2 B’ 缝平面 观察屏 P0 B * 一、实验装置及结果 实验结果:在接收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衍射花样。 不同的衍射角θ对应屏上不同的观察点 P 。 特征二:缝b越小,条纹越宽(即衍射越厉害) 单缝衍射花样的主要特征: 单缝衍射花样照片 特征一:中央有一特别明亮的亮纹,两侧有 一些强度较小的亮纹,中央亮纹宽 度是其他亮纹宽度的两倍; 其他亮纹的宽度相同;亮度逐级下降 特征三:波长?越大,条纹越宽。 如何解释这些实验规律? 屏幕 屏幕 二、强度的计算 用惠-菲原理计算光强分布: ?平行光入射 1、B’B上次波的振动方程 将B’B分成一组平行于缝长的窄带,设 整个狭缝在θ=0 方向上的总振幅 B’B 处振动的初位相 某一窄带宽度 dx振幅: dx振动: 各窄带发出次波的振动方程 ∴入射光波面//狭缝 2、BD上次波的振动方程 作 任选M点,设 则 BN 面上各次波到 P 点的光程相同 B 和M 到P 的光程差为 N 点振动: · · 3、 P 点的振动方程 若 N→P 的光程为Δ,则 P 点振幅简化 不考虑倾斜因子 不考虑振幅与光程的反比关系 4、狭缝上所有次波在P 的叠加 积分过程见(附录2-1) 当λ、b、A0确定时,Ap 仅与θ 有关。 决定P 点合振幅的位相,与光强分布无关 令 P点光强随θ的分布 三、强度公式的讨论 1、最大最小位置: 令 (1) (2) 分别解(1)和(2)式,可得出所有极值点 ▲ 中央最大位置: 中央主最大位置,与P0点对应 为方程(1)的一个解 由 由 极大 ▲ 最小位置: 为方程(1)的另一组解 由 ? 极小位置,与衍射方向θk对应。 ▲ 次最大位置: 用图解法解超越方程(2),作 直线和正切曲线的交点即为方程(2)的解,如下图: y1 = tgu u 0 ? 2? -? -2? y 0 · 解得 : 相应 : y2 = u -2.46? · -1.43? · +1.43? · · +2.46? 前几个次最大的位置 ? 次最大位置与衍射方向θk0对应 次最大序号 1 2 3 4 次最大位置 相对强度 2、强度分布曲线 将 ? I次最大 I主最大 依次带入光强公式,得到从中央往外各次极大的光强 依次为: 0.0472I0 、0.0165I0 、 0.0083I0 … sin? 0.047 0.017 1 I / I0 0 相对光强曲线 0.047 0.017 前几个次极大的位置和强度 次最大序号 1 2 3 4 次最大位置 相对强度 特征一:中央最大的光强最大,第一级次最大光强仅为 中央最大光强的5%,其他次最大的光强随k0 的 增加而迅速减小。 ∵ L2十分靠近狭缝 ∴ f 为狭缝到屏的距离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