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冻机制ice_cbf_cor途径及抗冻相关蛋白的研究文献综述和_外文翻译.doc

抗冻机制ice_cbf_cor途径及抗冻相关蛋白的研究文献综述和_外文翻译.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 2012 届本科) 文 献 综 述 题 目: 抗冻机制ICE-CBF-COR途径及抗冻相关蛋白的研究 抗冻机制ICE-CBF-COR途径及抗冻相关蛋白的研究 摘要:低温对农业的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对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上。全球大部分农作物种植区在北半球以北的温寒带地区,这些地区小麦、玉米、水稻等主产农作物,每年因低温灾害使得农作物损失高达2000多亿美元,加上环境日益恶化,气候异常,低温可能随时侵袭冬季农作物,损失将会更严重。如何提高农作物的耐低温能力进而提高农作物品质与产量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目前,与植物抗冻性有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大量研究发现表明经过冷驯化可诱导植物相关抗冻基因及其它调节因子的表达,进而提高植物的抗冻性。抗冻机制中ICE-CBF-COR途径在提高植物抗冻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研究较多,本文介绍了ICE-CBF-COR的机制以及相关的抗冻蛋白研究概况。 关键词: 低温;抗冻;ICE-CBF –COR;抗冻相关蛋白 植物机体细胞内的生物膜体系与植物抗冻性有密切关系。当遇到低温时,植物生物膜会发生相变,液晶相变成凝胶状态,并使膜的结构破坏,结果在原生质膜上形成透性较大的非脂类的“洞穴”,成为许多电解质自由出入的通道,细胞质内的溶胶因而大量排出,最终引起植物死亡。可以植物体内,从而抗冻能力 图1. 低温影响植物的过程 图2. 非依赖于ABA的非冷驯化机制中的ICE-CBF-COR途径 抗冻基因ICE-CBF-COR途径 在植物适应低温胁迫的过程中,其体内发生了一系列分子水平的反应。这些反应按照有序的时空顺序发生,相互联系,形成了一整套低温应答的分子机制。了解植物低温应答的分子机制对列产存植物耐寒品种非常重要。在植物低温应答的分子机制中,ICE-CBF-COR途径研究较为深入。 1.1冷调节基因(cold-regulated genes,COR) 1.2转录因子CBF(C-repeat-binding factor) 能够结合在某基因上游特异核苷酸序列上的蛋白质,活化后从胞质转位至胞核,通过识别和结合基因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和调控基因表达。p(TACCGACAT)的DNA调控元件DRE(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Yamaguchi-Shinozak and Shinozal, 1994).同年,从COR15基因的启动子中又鉴定出另一调控元件CRT(C-repeat,TGGCCGAC)(Tbata et al.,2000).这两个元件均含有CCGAC核心序列,即LTRE(low-temperature-responsive element)元件 (Jiang et al.,1996).随后证明,CRT/DRE或其核心序列普遍存在于冷诱导和脱水诱导基因的启动子中,为这类基因的冷诱导和脱水诱导表达所必需. CBF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拟南芥、玉米、番茄、油菜、烟草、水稻和小麦等许多种植物中,并参与多种基因的表达,该基因家族的成员都含有60个左右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非常保守的DNA结合区(即AP2/ERF结构域),这类蛋白根据结构又可分为5类:AP2类、DREB类、ERF类、RAV类及其他类型。而在有关不同植物种属CBF基因表达调控和功能的研究,对拟南芥的报道较为全面,对棉花以及其它作物的研究相对较少[10]。 Stockinger等采用酵母单杂交 (yeast one-hybrid)方法从拟南芥中分离出一个cDNA,其编码产物能与CRT/DRE特异结合,且在酵母系统中可激活含有CRT/DRE作为上游激活子序列的报告基因的转录 (Stockinger et al.,1997).所以,此蛋白具有转录激活因子的作用,被命名为CRT/DRE结合因子CBF1,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CBFI是一个单拷贝或低拷贝数基因.以包含CBFI编码区的片段作为探针,从拟南芥文库中又筛选获得CBF2和CBF3基因(Medina et al., 1999; Liu et al.,2002).与此同时,在独立进行的另一研究中,Liu等鉴定出5种DRE结合蛋白,其中DREBIA、DREBIB和DREBIC分别对应于CBF3、CBF1和 CBF2(Liu et al., 1998).3个CBF基因构成一个小基因家族,以CBFI-CBF3-CBF2的顺序正向重复排列于拟南芥染色体IV短臂的72.8cm处,相互之间连锁. CBF3位于CBF1下游3kb处,CBF2位于CBF1少下游7kb处 (Medina et al., 1999;Liu et al., 2002).在3个CBF基因的可读框中都不含内含子,CBF1包含64

文档评论(0)

FDA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