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记承天寺夜游》—孙朝霞—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记承天寺夜游》 1.掌握文言词语。 2.理解作者情感。 3.领悟本文写法。 学习目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之一, 著名的文学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另精通书画。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唐宋八大家 北宋 预习交流--作者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朗读课文,把握节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自主学习,理解词义 展示交流 欣然—— 念—— 户—— 遂—— 寝—— 空明—— 盖—— 但—— 耳—— 高兴的样子 思考、想到 门 于是、就 睡 清澈透明 原来是 只是 罢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合作交流,疏理大意 展示交流,句子翻译 1.念无与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1.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合作探究,课文分析 2.文中哪句话是描写月景的?月景有何特点?如何描绘? 3.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记承天 寺夜游 议论--- 月色入户,夜游赏月 闲 记叙--- 描写--月如积水,竹柏如藻荇 情景交融 1.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 2.文中哪句话是描写月景的?月景有何特点?如何描绘?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景特点:皎洁、空灵。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正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安闲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展示交流 当堂训练 1.我国民间有“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说法,其中的“三父子”是本文的作者_______,其弟________、其父_______。 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 ②遂至承天寺 遂:______ ③怀民亦未寝 寝:___ ④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_________ 苏轼 苏辙 苏洵 考虑,想到 就 睡 共同,一起 ·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4. 阅读理解。 ①作者在本文中描写月下空明景色的句子是: ②作者因景抒怀,表达复杂微妙感情的句子是: 5.说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蕴涵着作者哪些复杂微妙的感情。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安闲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布置作业 八年级语文课后作业(13)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