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山区公路桥梁的施工技术.doc
浅谈山区公路桥梁的施工技术
摘要:山区公路桥梁具有弯坡桥多,高墩大跨多,墩台形式多,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协调解决好桥梁各细部构造与地形地质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山区公路桥梁建设的主要特点、山区公路桥粱施工技术,从施工工艺要求和分项施工操作规范两方面阐述。
关键词:山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操作规范
Abstract: The Bridges of curved bridge, the high pier across multiple, pier forms of the bridge each detailed structure and topographic and geologic relations must be coordinated i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mountain 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The mountain highway bridge bea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laborated from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requirements and the itemized construction practices two.Keywords: Bridge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actices
中图分类号:K9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山区公路桥梁因其所处区域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仅凭平原微丘区公路桥梁施工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是难以适应的。鉴于此,对山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显得很有必要。山区公路的建设对促进山区发展有重大发展,加强山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缩小山区平原间的差距。
一、山区公路桥梁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山区公路地形地质复杂。地形复杂,表现为地面高差大,变化频繁,横坡陡;地质复杂表现为岩溶、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陡崖、煤气地层等不良地质。受此影响,路线布设时平纵横三个方面都受到约束,一般就是平曲线多,平面半径小,纵坡大,桥梁比例高,横坡陡,半边桥和高挡墙多。山区公路桥梁也相应具有上述特点,弯坡桥多,高墩人跨多,墩台形式多,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协调解决好桥梁各细部构造与地形地质之间的关系。
(二)山区公路和桥梁的特点决定了山区公路桥梁的技术和施工方面也具有独特的特点,具体如下:(1)桥梁占路线总长比例大,路桥相问频繁;(2)横断面出现半路半桥形式;(3)平纵技术指标降低,甚至取规范的极值;(4)所采用的施工工艺较为成熟;(5)桥位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差,地面起伏大,坡度多大于45o,部分达到80。局部形成峭壁悬崖或峡谷;(6)相邻墩柱(纵向、横向)相对高
差大,一般工程柱高最小不到1.0m,最高达4.2m;(7)施工环境恶劣,桥位偏僻,交通不便;(8)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劳动力密集;(9)多高空作业,工程盖梁顶至地面最大高差为达47.2m;(10)上部构造多采用无支架式施工方法,如预制安装法、悬臂现浇法等。
(三)区桥梁桩基、承台施工选择
成孔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文、进场道路、施工场地等,因地制宜的选择机械钻孔或人工挖孔。对地形复杂、地势陡峭、进场道路狭窄、水源斟难、地质条件较好,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的桩基,宜采用挖孔灌注桩施工,这是符合客观情况的。但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人工挖孔深度不宜大于15m。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所有公路工程的桩基均采用人工挖孔工艺成孔,几乎也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成孔方法,这就要求特别重视施工安全,严格遵守人工挖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当位于陡坡上的桩基上方边坡岩体破碎易坍塌时,采用必要的防护加 措施,如州锚索、锚杆稳定山体。进人岩层后需要爆破,遵循“多打眼少装
药”原则,以达到松动岩层又不破坏#8943;体稳定。对于几处半路半桥地段,先施工紧靠桥梁的路基地段,后施工桥梁基础,防止爆破失稳等不利因素对基础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横向陡坡实际地形,调整系梁底面高程,以山体上侧的桩顶地面控制高程,尽量减少开挖山体。系粱调整后,山体下方需接长至地面以上的桩基,以立柱形式装模浇筑桩身,确保外露体美观。
二、山区公路桥梁施工工艺要求
(一)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质复杂,不仅有跨沟谷的桥梁,更有顺斜坡。因路基设计困难而设置的长大桥梁,斜坡上滑坡引起的桥梁病害曰渐增多,而且大多尚在施工中就发生,规模也比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施工工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