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医书】重订囊秘喉书.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篇名重订囊秘喉书 书名:重订囊秘喉书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 篇名张序 属性:《囊秘喉书》一书,前年俞金门别驾刊刷送人,盖欲使穷乡僻壤之区,无医可延者,得 此书亦可以根据症检方,根据方服药,人人得以自治,其用心可谓至矣。自刊至今,十余年矣,前印 之书,早经送罄,版又遗散无存,谔思推前辈乐善好生之意,欲重行刊刻,以公诸世。无如 才识谫陋,有志不逮,屡执笔而屡废者矣。今逢绍兴医药学会成立,发行报纸,且有古籍选 刊一门,敢不贡献以效采芹,苟能推此书而普及天下,则凡患喉症者,均可脱至险之途,而 登仁寿之域。庶几不负作者之初心,俞公印刷之本意,及余之推展之素愿也夫,是亦生民之 福祉欤。爰述大概而为之序。 \x中华民国四年岁次乙卯七月常熟张谔汝伟书于寿石居\x 目录 篇名俞序 属性:吾邑陈巷,有陈任者,少任侠。道光季年,缘事戍潼关,任子薇卿,念父远戍,比长, 习刀槊,二十余年,独身赴戍所省父,寻遇赦得归。任弟坤培,工击刺,兼擅方伎,尤精于喉科 ,药奇效,不轻传其方。咸丰庚申,粤寇至,坤培率其子芝珊,拒贼于道。步桥旁,有偃柳 卧河之半,坤培踞柳巅,贼来自高岸,举枪仰击之,辄中其目。贼愤甚,衔碗蔽目,如墙而 进。芝珊抱父走,坤培怒,挥芝珊去,独迎战,攒刃死,贼复醢而焚之。芝珊痛父死, 誓复仇,在大坝桥杀贼百余,一日复持刃,乘间连杀十三贼。承平三十年,挂刀于壁,每天阴月 黑,刀环 然,血斑斑如拭。芝珊老而聋瞽,道当年杀贼事,怒气犹勃勃。吾邻严春岩子 幼 》也。是岁秋冬起喉症,次年春尤盛,间取其一二方,制药施辄验。思传其书,而体例HT 驳 ,方名诡异,嘱新阳王君士翘,吾友萧君中孚,厘定之。二君参考诸家,存精义而归于驯雅 ,胡君鹤年,劝同人醵资付剞劂,至作是书者,为杨龙九氏。近代莫举其名,若无陈氏珍秘 ,则山严屋壁,沦毁几何?又非仅杨氏书一端已也。 \x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海虞俞养浩钟銮撰\x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 是书原稿,本无凡例,兹特增入评注圈点,故列凡例。 ─ 是书虽为喉科而设,实于温病伤寒,均有关系,能于此书贯通悟彻,不惟可治喉症 ,一切外疡虚实标本之意,均可悟出。 ─ 是书凡着眼处,必加圈点,以使阅者醒目,间有窃附鄙意及治案,必加(谔按)二字 ,以醒眉目。 ─ 是书共分两卷,其体例悉遵其旧,篇末另附治喉秘方,皆系谔搜罗诸家之精萃,并 深心研究而得,幸无以浅近而忽之。 \x甲寅年原历八月海虞张谔附识\x 目录卷上\诊法 篇名诊喉症当辨内外二因 属性:喉症切脉,须辨内外二因。内因,系房劳伤肾,郁怒伤肝,或喜啖煎炒炙爆,热伤肺胃 ,熬损阴津,逐渐而起,脉宜细数有力,忌芤涩;外因,感六淫之气,邪客肺胃,痰火上壅,骤 然而发,脉宜浮洪滑数,忌急促无神。结代沉伏者,不治。舌病脉当左寸大于右手,牙病 脉当右关大于左手,正者为顺,反者为逆,医者须明辨治之,诊脉合症,万无一失。【谔按∶ 舌为心苗。舌病,脉左寸大于左手者,心火炽而肺气郁也。牙为骨余,而龈属脾胃。牙病, 脉右关大于左手者,脾胃之热恋而肝胆之气不疏也。】 目录卷上\诊法 篇名论脉之部位及其现状 属性:夫脉有表里定位。右手寸口,表手阳明大肠(传道之官),里手太阴肺(相傅之官),脉浮 涩而短。右手关部,表足阳明胃(仓廪之官),里足太阴脾(谏议之官),脉缓而散大。右手尺部, 表手少阳三焦(决渎之官),里手厥阴心包络,命门(臣使之官),脉缓而悠洋。左手寸口,表 手太阳小肠(受盛之官),里手少阴心(君主之官),脉悠洋缓散。左手关部,表足少阳胆(中 正之官),里足厥阴肝(将军之官),脉沉而弦长。左手尺部,表足太阳膀胱(州都之官),里 足少阴肾(作强之官),脉虚细(女尺宜大),三部之脉,呼吸四至为平,反此则病,迟寒数热 ,细缓虚寒,细数虚热,脉位既定,乃审苗窍。【谔按∶此言诊脉大端。简而赅,要而明, 若欲穷源溯洄,尤当博考群书,方臻完善。】 目录卷上\诊法 篇名论舌之部位及其所属 属性:舌属心。舌之中属心,舌根亦属心。舌之四围属脾。舌边红,属心火。舌苔白寒黄热, 焦黄热甚,黑者热极,若黑而润为假热。喉之左右通舌根,属肝。小舌名帝丁。属胃,又属肾。 右喉属肺胃,左咽属肝心。右为喉,左为咽。口上颚属胃。下颚属脾。牙上龈属胃。下龈属 脾。唇之属与龈同。齿属肾。上齿为胃脉所经,下齿为大肠脉所经。小肠三焦循心,上入于 咽。肾之脉循喉咙,挟舌本。外两耳垂下属肝经,绕咽,并耳后清空之地,亦属肝经。喉花 为帝中(性命所关),舌下紫筋为舌系,下通于肾。【谔按∶挟舌本下二句,疑有误,考《内 经》肾之脉,正者,至舌本而尽。汪 庵注∶谓络于横骨,终于会厌,未尝走及两耳,而肝 之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