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生虫检验总论精要.ppt
白蚁 超鞭毛虫 鮣 鱼 鮣 鱼 蛔虫大量感染引起营养不良 蚊子叮咬时疟原虫经刺破的皮肤侵入人体 疥螨在皮肤内挖掘隧道 钩虫在肠壁的寄生造成肠壁损伤 蛔虫性肠梗阻、肠穿孔 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引起巨噬细胞破裂 溃疡呈烧瓶状,溃疡区可见坏死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及大量滋养体 阿米巴痢疾患者肠壁病理切片 血吸虫病人 血吸虫虫卵肉芽肿 棘球蚴 猪囊尾蚴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 一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称幼虫移行症。分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 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的现象称异位寄生 蛔虫钻入胆道与肝脏 * 自然界生物的种类非常繁多,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有些生物为了更好地生存,在他生活期间总是会与不同的生物发生一定的联系,我们把自然界凡是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统称共生。 * 自然界生物的种类非常繁多,大约有几百万种,为了更好地认识、研究,要把自然界的生物分一下类,生物的分类都是按照林奈的分类方法,即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解元,有时还有中间解元,那么按照此分类系统自然界每一种生物都有界定的分类地位,寄生虫在这个分类系统中的位置主要分布于动物界的7个门中,即 * 宿主对寄生虫的防御机能主要表现为免疫应答,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其中获得性免疫发挥主要的作用。其免疫应答的过程与细菌、病毒感染所诱导的免疫应答一样,包括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发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然后产生应答和排斥反应。这一免疫应答的过程在免疫学相关章节已详细介绍,在这里不再重复,只介绍寄生虫感染获得性免疫的特点、类型等。 * 血脑屏障不是一个特殊的解剖学上专有的结构,一般认为由软脑膜、脉络丝、脑血管和星状胶质细胞等组成。它的功能是阻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从血流进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 寄生虫感染获得性免疫一般对宿主具有保护作用,个别情况下对宿主造成损伤,即引起超敏反应。超敏反应是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超长形式,可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一般分为4型: 课时分配:总学时54学时,理论27学时,实验27学时; 理论课教师:卢致民 实验课地点:108号楼4楼病原生物实验室 实验课时间:课表规定的时间,提前10分钟到达实验室, 白大衣,绘图铅笔,作业本,教科书等。 使用教材:临床寄生虫学检验 考试成绩组成:理论考试60分 实验作业5分 实验考试20分 期中考试15分 办公室:218 手机 总 论 一、临床寄生虫学检验的定义 二、寄生、寄生虫和宿主 三、寄生虫的生活史 四、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 六、寄生虫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七、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一、临床寄生虫学检验的定义 是研究病原寄生虫及其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科学。其根据病原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规律、致病特点、流行规律,利用各种检测技术(病原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等)对寄生虫感染进行病原或辅助诊断,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保护人类的健康。 二、寄生、寄生虫与宿主 1. 共生(symbiosis):凡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统称共生。 (1)互利共生(mutu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双方互相依存,彼此受益。 (2)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对另一方无益无害,称为共栖。 (3)寄生(parasit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前者对后者造成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2. 寄生虫(parasites) (1)概念 : 属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而其中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叫寄生虫。 或寄生虫是一类动物性寄生物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