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注演示实验中的“象中相”.doc
关注演示实验中的“象中相”
摘要:演示实验大多数是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示范实验,主要是把要研究的化学问题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配合讲授或穿插学生讨论等方式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被“预知”的实验现象背后的“象中相”却被我们所忽视。利用演示实验中的“象中相”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启发学生思维,有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得到长远发展。
关键词:演示实验;象中相;实践与思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9-009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化学教材必修化学1、化学2中有很多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宏观向微观过渡,使概念、原理容易理解,使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演示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正确、规范化的操作技术和方法。
演示实验大多数是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示范实验,主要是把要研究的化学问题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配合讲授或穿插学生讨论等方式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被“预知”的实验现象背后的“象中相”却被我们所忽视。比如化学2实验2-4(铜锌原电池)中锌片上的“黑色物质”、化学2实验4-1(铝热试验)中“火红的熔融物”、化学1实验39(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生成)中的“灰绿色”等等。
利用演示实验中的“象中相”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启发学生思维,有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使知识系统化,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得到长远发展。
二、关注演示实验中“象中相”的实践与思考
1.利用“象中相”可以将“演示实验”衍变为“探究实验”,从而让演示实验焕发新的生命力
著名的化学教育家戴安邦先生曾说:“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化学知识,教师要回归到一个激励思考的引导者、交换意见的参与者、组织活动的协调者的角色。典型的演示实验,教师操作演示,学生观察、思考,过程流畅,课堂条理清晰,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但这种模式显然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地主观能动性,学生最终是被动地记忆实验结论,学生无法真切地感受实验。如果我们充分去发掘演示实验中的“象中相”,在演示的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学生提出问题,优化演示实验,从而将“演示实验”衍变为“探究实验”,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学生在实验中质疑、讨论、综合、解疑,不但获得了理解的、巩固的知识,更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究性、思考性,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基本实验方法。以化学1第四章第二节演示实验4-4 氯水的漂白作用和实验4-5干燥的氯气能否漂白物质为例,可将该演示实验衍变为探究性试验:取适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往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试管中的溶液最终变为无色?”学生经过预习回答:“HClO有漂白性,所以溶液褪色”,教师追问:“那为什么不是因为NaOH与氯水中HCl、HClO发生中和反应,使c(OH-)减小溶液褪色呢?”为了探求实验的“真相”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首先在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溶液褪色,返滴NaOH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另取一份含酚酞的NaOH溶液,滴入新制氯水至溶液褪色,再滴NaOH溶液观察现象。前者溶液又呈红色,后者溶液不变红。学生在讨论、交流基础上获得共识:新制氯水使NaOH的酚酞溶液褪色,是由于HClO的氧化漂白作用。
这种“象中相”的延伸所提供给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主动学习的机会远远要比一般的演示实验活动多而丰富,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大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学习主体与教材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新课程下,化学实验在课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既是教学内容的诠释,更是教学内容的升华。所以我们既要按照课标要求仔细研究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又要充分挖掘实验资源。尤其是对于教材上的演示实验,也许经历了许多轮次的教学,我们已经习惯了那些脱口而出的“现象”,而忽视了对“现象”背后“真相”的进一步探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