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女性骨盆数化三维重建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常女性骨盆数化三维重建的研究

正常女性骨盆数字化三维重建的研究 博士研究生:刘萍 指导教师:余艳红教授 摘 要 骨盆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女性更是与生育分娩关系密切。1895年X 线被发现,随后广泛运用于骨盆测量。许多国家和民族包括中国,基本完成了 对各地区女性骨盆的大规模详细研究。X线骨盆测量虽然较仪器手法测量先进, 但拍摄角度和体位造成的偏差、中骨盆摄片的盲区、二维的图片信息量少以及 放射性的问题,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普及,数字 化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在19世纪末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其核心技术是三维重建, 它是指应用逆向工程软件,将CT、M刚等二维的医学图像数据集转换成具有立 体效果的数字化三维模型的理论与方法。 1982年美国的FederleMP等首次报道了女性CT骨盆测量,2003年,法国 学者BalleyguierC等首次报道了运用CT扫描重建出三维骨盆模型,并进行部分 径线测量的方法,认为利用CT重建出来的三维骨盆模型不仅能进行任意角度的 观察和准确测量,而且更容易被临床医生和助产士所理解。但目前国内外尚未 发现关于运用CT骨盆测量技术进行大宗女性骨盆生理常数测量分析的研究报 道。1985年美国学者StarkDD等首次报道了利用M对二维图片进行骨盆测量, 认为其不仅具有高准确性和无放射性,而且可以清晰的显示软组织对产道的影 响等。但是由于骨盆在MⅪ呈低信号,与周围组织对比度差等原因,重建难度 大,至今相关研究较少,仅有极少利用M融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部分骨盆和部分 测量的研究,无完整骨盆重建及测量的报道。 我们已知不同人种和种族的骨盆在形态及大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国内 摘要 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同一人种骨盆的形态和大小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受 营养、饮食、生活环境、教育、劳作习惯及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德国和 美国的学者发现在20.30年间,欧洲国家女性的骨盆形态和大小发生了明显的变 化,而且变化的趋势并不有利于经阴道分娩。我国王淑雯等报道了1955年与1985 年天津市育龄经产妇骨盆发生了骨盆的径线和类型明显的变化。1984年至1992 年以王淑雯为首的全国协作组,对全国共6835例育龄妇女的骨盆进行了测量和 数据采集分析,后近23至26年国内对女性骨盆的研究基本停顿,众所周知,中 国大陆近30年无论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的营养、 生活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这个大环境下,我国女性骨盆的形态及 大小也可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我国近年来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除了 社会经济等客观因素外,还包括临床医生对相对性头盆不称标准掌握欠准确导 致剖宫产指征扩大化等主观原因,原因之一是原有研究或了解骨盆的方法有很 大的局限性,临床上普遍采用的外测量方法只能帮助我们间接评估骨盆的情况, 真正和分娩相关的骨盆内径的测量和骨盆的形态分析临床上难以做到。虽然分 娩过程和产力、软产道、胎头大小都有关,但骨盆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骨盆 相对固定,完全可以在产前进行详细的评估。 因此,本课题结合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设计了从尸体到活体利用CT/MRI数 据集对我国正常女性骨盆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和测量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 现代中国女性骨盆的情况提供平台。 第一部分正常女性尸体骨盆数字化三维重建研究 数字化三维重建成功运用于临床需要熟练掌握多项关键技术和步骤,涉及 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尤其是软件的使用经常晦涩难懂,图像数据集的采集和储 存,有别于临床上一般CT或MRI常规检查数据的存储,我们必须对导出的女 性盆腔摄片数据进行后期的一系列制作,运用多个软件才能完整构建一个骨盆 并进行测量,为掌握后期制作构建三维骨盆的方法和技巧,我们首先选择南方 Ⅱ 博士学位论文 医科大学解剖研究所提供的在2003年制作存储的“女性数字人一号”原始数据集 进行数字化女性骨盆构建的初步的探索。“女性数字人一号”标本来源于食物中毒 死亡后的家属捐赠遗体,女性,19岁,广西籍人,编号为VCH.FI(virtualChinese 图片数据集、CT数据集、M砌数据集。 第一节,材料与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uotuo00757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