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然气成藏地质学进展01详解.ppt
根缘气:天然气聚集体与气源岩(在成藏动力上)紧密相连的天然气藏。 深盆气(根缘气):气水倒置 研究意义 1,勘探新思路; 2,能源新接替; 3,发现新机遇; 4,研究新技术。 根缘气藏简史 (1)根缘气藏最早(1927)见于美国圣胡安盆地的Blanco气田,人们无法理解其成藏机理并将其归为“隐蔽圈闭”范畴。随后人们相继提出了水力封闭圈闭、孤立孔隙体圈闭、地层-成岩-断层综合圈闭等理论对类似的气藏进行解释。 (2)1976年正式发现根缘气藏,Masters(1979) 正式提出了根缘气概念;Leythaeuser(1980,1982)、Welte(1984)、Gies(1984)等认为根缘气藏是一种动态圈闭;80年代产生了分别 以Gies(1984)和Law(1984)为代表的低异常压力论和高异常压力论。 根缘气藏简史 (3)Surdam等(1995)在高异常压力论基础上,完善了根缘气藏预测方法;从“根缘气藏到”“盆地中心气藏”、“连续性气藏(满盆气藏)”,直到“致密砂岩气藏” 代表了90年代以来的认识水平。 (4)北美及其它地区正在发现越来越多的根缘气,但深盆油藏“发现”甚少,与其成藏机理和分布模式有关。 全球根缘气分布图 Elmworth 气田储层物性 M,1984 (J. A. Masters,1984) 大绿河盆地剖面(Law,1984) Spencer,1989 根缘气成藏模式分类图 Blanco、Wattenberg、John等气田储层物性 圣胡安盆地Fruitland组地层压力(Kaiser等,1998;苏现波,2000) 美国目前已在6各盆地中生产煤层气( Charles R. Nelson,1999) 最近发展: (1) 1000m以深; 75-300m开发 (2) 低煤阶;我国60% (3) 精细化; (4) 异常压力; (5) 选区评价; (6) 生产技术。 我国煤层气研究 煤炭部: 中石化(地矿部): 中联公司: 石油系统 : 国土资源部: 地方: 外方: 科学研究机构:廊坊分院、高校 地域:华北、东北、南方、西北 中国煤层气勘探现状 (1)初步估算:煤层气资源丰富 (2)目前:瓦斯灾害预防、井下抽放及煤层气 勘探开发试验初期阶段 (3)方法技术:富集高产条件、选区评价方法 (4)现状: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的“煤层气”工业 煤层气选区 1 .煤层分布广、厚度大、含气量大 2 .煤岩镜质组含量高、演化程度适中 3 .处于构造斜坡带或埋藏适中的向斜区6 .其它条件:水文、岩浆、顶底板等 提纲 1 天然气的能源地质意义 2 煤层气 3 页岩气 4 根缘气 5 常规圈闭气 6 水溶气 7 水合物 8 天然气成藏机理序列 9 讨论 页岩气界定 (1)Curtis(2002)界定:页岩气(Shale gas)在本质上就是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两者的混合,它具有普遍的地层饱含气性、隐蔽聚集机理、多种岩性封闭以及相对很短的运移距离,它可以在天然裂缝和孔隙中以游离方式存在、在干酪根和粘土颗粒表面上以吸附状态存在,甚至在干酪根和沥青质中以溶解状态存在。 页岩气定义 我们定义页岩气:主体上以吸附和游离状态赋存于泥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聚集,其中吸附作用是页岩气的重要机理之一。 页岩气研究意义 (1)页岩气的存在具有广泛意义 (2)天然气聚集复合类型 (3)储量大、埋浅廉价 (4)链状成藏机理序列中的重要一环 页岩气基本特点 (1)岩性多为富含有机质的暗色、黑色页岩、高碳页岩及含沥青质页岩,总体上表现为暗色页岩类与浅色粉砂岩类的薄互层。 (2)页岩气可主要来源于生物作用或热成熟裂解作用; (4)总有机碳含量一般不小于2%; (5)页岩本身既是气源岩又是储气层; (6)其孔隙度一般小于10%,而含气的有效孔隙度一般只有1-5%。渗透率则随裂缝的发育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7)页岩中具有广泛的饱含气性,天然气的赋存状态多变,以吸附态或游离态为主,吸附状态天然气的含量变化于20-85%之间,一般为50%左右,溶解态仅有少量存在; (8)页岩气成藏具有隐蔽性特点,可以不需要常规圈闭存在,但当裂缝在其中发育时,有助于游离相天然气的富集和自然产能的提高; (9)当页岩中发育的裂隙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时,构成天然气勘探的有利目标-甜点。 (C,2002) (C,2002) 美国含气页岩主要特征 (据Curtis,2002英制单位换算) 研究现状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多种机理类型的天然气聚集不断被发现并投入工业开发。 美国是天然气地质勘探程度和开发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页岩气是其中已投入工业性勘探开发的四大非常规天然气类型之一:致密砂岩气(根源气)、煤层气、页岩气、水溶气。 (C,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