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技术与安全常识 探放水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生产技术与安全常识 探放水精要.ppt

煤的形成 煤的分类 煤的种类很多,性质差别很大。我国煤炭分类主要是以煤的挥发分、黏结性指数、胶质层厚度为依据,把煤分为14个大类29个小类。 煤层埋藏特征 (一)煤层埋藏深度 煤层埋藏的深度深浅不一,最大埋藏深度可达2 km。 (二)煤层层数 各煤田中的煤层层数不尽相同,少的只有一层或几层,多的可达十几层到几十层。 煤层埋藏特征 (三)煤层的形态与结构 . 煤层的形态 煤层形态,是指煤层赋存的空间几何形态。根据煤层在一定范围内连续成层的程度和可采情况,可将煤层分为层状、似层状和不规则状三种类型。 煤层埋藏特征 (四)煤层厚度 煤层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煤层的厚度。 根据煤层厚度对开采技术的影响,将煤层分为三类: 薄煤层(<1.3m) 中厚煤层(1.3-3.5m) 厚煤层(>3.5m) 在煤矿生产中,习惯上将厚度大于6 m的煤层称为特厚煤层。 煤层埋藏特征 (五)煤(岩)层产状 煤(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称为煤(岩)层产状。倾斜煤层的产状,可以用煤层面的走向、倾向、倾角三个要素的数值表示,称为煤层的产状要素。 (1)煤层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 (2)煤层层面上与走向垂直的线叫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的煤层面倾斜方向称为倾向; (3)倾斜线与倾向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倾角。 煤层埋藏特征 根据煤层倾角对开采技术的影响,煤层分为四类: 近水平煤层(<8°) 缓倾斜煤层(8-25°) 倾斜煤层 (25-45°) 急倾斜煤层(>45°) 煤层埋藏特征 (六)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的岩层。 顶板分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 伪顶,厚度0.5m以下,随采随落,极不稳定。 直接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移架或回柱后能自行垮落(回柱放顶的对象)的岩层。 基本顶,厚度和强度大,难于垮落的岩层。 底板有直接底和基本。 直接底——位于煤层之下。 基本底——也称老地,位于直接底之。 井田与矿区 矿井开采前一般将一个煤田划归若干个煤矿进行开采。 划归一个煤矿开采的范围称为井田,在一个井田内进行的开采的煤矿一般称为矿井。 巷道分类 1.按空间特征分类 巷道分类 立井: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垂直巷道,又称为竖井。立井按用途分有担任提升煤炭的主立井;担负人员、材料设备等辅助提升的副立井;用来担任矿井通风任务的风井。 暗立井: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垂直巷道。一般用来连接上下两水平,担任由下水平向上水平的提升任务。 溜井:连接两个或几个阶段作为溜放矿岩的垂直或倾斜的井筒。 巷道分类 平硐: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水平巷道。 平巷: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按用途分有运输平巷、行人平巷或回风平巷。 石门: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与岩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层巷道。按用途分有运输石门、进风石门、回风石门。按服务范围分,有阶段石门、采区石门等。 煤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煤层平巷。 巷道分类 斜井: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的倾斜巷道。 暗斜井: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用来联系上、下两水平并担负提升任务的斜巷。 上山:没有出口直接通到地面,位于开采水平之上,连接阶段运输平巷和回风平巷的倾斜巷道。按用途分有运煤的运输上山和运材料设备的轨道上山。 下山:与上山相对应,位于开采水平以下,作用同于上山。 巷道分类 2.按用途来分类 矿井开拓巷道是从地面开掘通入煤层的一系列巷道,它在井田的总体布置方式称为矿井开拓方式。 通常按井筒形式的不同,将矿井开拓 方式分为四种类型。 斜井开拓 立井开拓 平硐开拓 综合开拓 矿井开拓方式 (1)平硐开拓:利用水平巷道由地面进入井下的一种开拓方式 。 适用范围:山岭、丘陵。 优点:简单、运输环节少,建井速度快、投资低。 矿井开拓方式 (3)立井开拓(竖井):利用垂直巷道由地面进入井下的方式 。 适用范围: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厚 。 优点: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井筒较短,管路、电缆、通风风路较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 缺点:技术要求较高,基本建设投资较大,掘进速度较慢,井筒装备较复杂。 (4)综合开拓: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出现技术上困难或经济效益不合理时,主、副井可以采用不同的井筒形式,称为综合开拓。 综合开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