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建三江管局寒地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定稿)详解.doc

2015年建三江管局寒地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定稿)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建三江管局寒地优质高产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定稿)详解.doc

建三江管理局寒地水稻 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第一部分 技术规程 一、栽培模式 主推“三化两管”栽培模式,即:旱育壮苗智能化、全程生产机械化、稻谷品质安全化、叶龄指标计划管理、标准化管理。 二、农时标准 1、大棚扣膜期 春季扣膜要在3月10日前完成。 2、浸种催芽期 浸种始于3月24日,催芽结束于4月16日,根据种植面积、插秧进度及品种熟期确定批次及先后顺序。 3、秧田播种期 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棚内置床温度(有地膜)稳定通过12℃,按照浸种、催芽批次的先后顺序进行播种,旱育机插中苗适播期为4月8~18日。4月13日之前(具体根据气象条件而定)播种的大棚需具备三膜增温措施。 4、泡田整地期 4月5日前开始放水泡田,以水泡田促化冻深达到15厘米开始水整地,5月5日前完成水整地,水整地后保持水层5~7厘米,不能落干。 5、移栽期 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3℃,泥温稳定通过15℃时为移栽始期,机械插秧5月10~25日,钵育摆栽5月15~25日。水稻高产插秧期为5月15~25日。 6、晾田控蘖壮根期 水稻进入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11叶品种8叶),田间茎数达计划茎数80%左右时撤水晾田3~5天,控蘖、通气、壮根。 7、重点病害防治期 根据稻瘟病预测预报情况,发现叶瘟病斑时立即进行防治,如未发现则在水稻11叶品种10.1~10.5叶期结合纹枯病进行防治;抽穗前(破口前)3~5天防穗颈瘟;抽穗期后10~15天防治枝梗瘟、粒瘟。与此同时,按照水稻田间叶龄进程做好褐变穗、细菌褐斑病等其它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8、齐穗期 11叶品种水稻7月25日前齐穗,12叶品种7月30日前齐穗,保证结实期40~45天,需活动积温900℃以上。 9、安全成熟期 水稻在9月11日前安全成熟,安全成熟的标志为全田水稻穗部黄化完熟率95%以上。 10、收获期 水稻种子收获9月25日~10月5日,商品粮收获10月16日前结束。 三、生产用种标准 1、种子标准 种子发芽率≥90%(国标85%)、发芽势≥85%、纯度、净度≥99%、除芒率>98%、水分≤14.5%、糙米率<1%、青粒率<0.5%,盐水选出率<2%。 2、芽种标准 播种时根、芽长1.5~2.0毫米,呈“双山型”,均匀整齐一致。 3、种植比例 第一生态区11叶品种90%,12叶品种10%; 第二生态区11叶品种100%; 第三生态区11叶品种90%,10叶品种10%。 4、主栽品种 主栽品种以早熟、优质、高产、适应性强、抗低温冷害、抗倒伏和抗病性强的品种合理搭配,300亩地左右的农户种植2个品种,500亩地左右的农户种植2~3个品种。目前以龙粳31、龙粳26、龙粳39、龙粳43、空育131等品种合理搭配为宜,并可根据生态区合理搭配种植龙粳21、垦稻23、三江一号等品种,积极扩大少、好、新、优、奇、特品种的引进、示范和种植。禁止种植具有明显缺陷且通过栽培措施无法弥补的品种。 四、旱育壮苗技术标准 (一)旱育壮苗量化标准 旱育中苗叶龄3.1~3.5叶,秧龄35天左右,株高13厘米左右,百株地上部干重3克以上;大苗叶龄4.1~4.5叶,秧龄35~40天左右,株高17厘米左右,百株地上干重4克以上,带1~2个分蘖。中苗地上部3、3、1、1、8,大苗地上部3、3、1、1、1、8、11,即:地上部即中茎长3毫米以内,第一叶鞘高3厘米以内,第1叶叶耳与第2叶叶耳间距1厘米、第2叶叶耳与第3叶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第3叶叶耳与第4叶叶耳间距1厘米左右(大苗),第1叶长2厘米左右、第2叶长5厘米左右、第3叶长8厘米左右,第4叶长11厘米左右(大苗);地下部分1、5、8、9、11(大苗),即种子根1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中苗的第1叶节根9条突破待发,大苗第一叶节根9条、第二叶节根11条突破待发。生产上要求旱育中苗10条以上根系,大苗具有20条以上根系。 (二)旱育壮苗外部形态标准 1、根白而旺 根系发达,根多色白,同伸节位根数足,须根多,根毛多,盘根牢固,撤掉秧盘提起不散。 2、扁蒲粗壮 茎部扁宽粗壮呈扁蒲状,第一叶鞘高适中,叶耳间距匀称,压倒后能迅速弹起。 3、苗挺叶绿 苗身硬朗有劲,叶态挺拔,叶色不浓不淡,叶片长度符合旱育壮苗量化标准。 4、龄期适宜 秧苗叶龄及秧龄适宜,足龄不缺龄,适龄不超龄。 5、均匀整齐 群体叶龄一致,秧苗高矮一致,粗细一致,色泽一致,没有楔子苗、病苗和徒长弱苗等。 五、培育旱育壮苗技术标准 (一)种子机械包衣技术标准 1、种子包衣 在保证种子机械加工后盐水选出率小于2%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种衣剂直接进行种子包衣。种子包衣时按照种子重量2%的比例加入种衣剂,即每100公斤水稻种子加2公斤种衣剂(以友缘牌种衣剂为例),再加35~40℃的温水1公斤稀释。要保证药量准确、附着均匀、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