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龙泉青瓷造型与装饰.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泉青瓷造型与装饰

维普资讯 · 14 · 善《 缸 ;£)))2002年第12卷第2期(总第96期) 龙 泉 青 瓷 造 型 与 装 饰 周觉民 编者按 上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进步 ,是瓷业工人经过长期的 此篇文稿系周党民先生为 《龙泉青瓷造型与装 经验积累和不断地实践才得 以实现 的。只有这运用 饰》图册所写的序言。 利坯这一手段 ,制品胎体的轻薄才有 了有效手段 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 ,当时在轻工部硅酸所工 保证 。从五代定窑产品来看 ,盘碗等器的胎体还不 作 的、现分别在上海博物馆退休 的研究员周觉民; 是很轻薄,因为它在成型后还只能作修坯处理 ,或 轻工总会 陶瓷协会 退休 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孙 守业 以 者说局部利坯处理 ,即在旋 削底足时,将靠近足部 及在景德镇 陶瓷馆退休 的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孟龙三 的器腹用刀旋 削一周 ,在挖 出底足的同时稍稍减薄 人 ,历尽三年时间先后在故宫博物 院、南京博物 一 些胎体厚度 ,还没有全器 的利坯处理 。到 了北 院、上海博物馆 、浙江博物馆收藏的龙泉窑历代珍 宋 ,定窑才有通体利坯 的产 品出现 ,器身外壁 的 品以及浙江省原文物管理委员会于五十年代在龙泉 “竹丝刷纹 ”就是锯锋刀具 留下 的痕迹 ,因而胎体 窑发掘 出土的珍贵瓷片 中选择测绘 出近500多个造 显得轻薄 。从北宋龙泉窑产 品来看 ,我们 已见不到 型纹样描绘成册 。后 因众所周知原 因图稿散 失。九 不经利坯 的器物 ,它 已脱离 了一般早期产 品造型的 十年代为 了把这份难得 的资料整理 出来 ,根据 原始 拙朴厚重 ,造型的优美远胜于前代 ,也 比明代 的水 底稿重新描绘成册 ,终 因经费不足始终未能与读者 平要高。朱伯谦先生在 《龙泉青瓷简史》中谈到北 见面。现 只能将其文稿发表 ,以餮读者。 宋初期金村窑时 ,认为很有可能是温州一带的瓯窑 手工业者来此经营 的,从器物 的成型、利坯的技术 龙泉窑 , 《格古要论》记载 : “古龙泉窑在今 来看 ,这一论断也得到 了证实 。 浙江处州府龙泉县 。”即今浙江省境 内西南部 的龙 在利坯处理 中,龙泉窑采取 了后世所谓的 “笋 泉市 ,是我 国陶瓷史上继著名 的越窑、婺州窑和瓯 状泥 ”手法 ,器物的底部保持适当的厚度 ,器壁较 窑发展起来 的民间大窑场 。除在龙泉境 内有众多的 薄, 口沿相对地更薄 ,也就是胎体 自下往上逐渐减 窑场外 ,旁及于邻境的庆元 、云和、遂 昌、丽水、 薄,不仅可使底部荷载减轻,重心下移,增加稳定 景宁等县 ,而且影响及于福建 、广东 、江西等地 性,而且在高温烧成过程 中,经过利坯的器物,表 区。龙泉窑在北宋 以前 已开创生产 。南宋后期至元 面光洁 ,厚薄均匀 ,不会 因应力不匀而引起的收缩 代为其鼎盛时期 ,生产发展迅速 ,工艺技术大大提 变形 ,在技术水平还未达到一定高度的条件下 ,这 高 ,代表青瓷釉色之美 的粉青 、梅子青釉 的烧造成 样处理是有效的,也是合理可取的。 功 ,标识着青釉技术 已达到 了新 的历史高度。明以 在成型处理上 ,龙泉窑有着一些 比较进步的技 后 ,质量逐渐下降 ,生产趋 向衰落 ,至清代终于停 术手段和方法 。如器物 的底足是一个重要部位 ,也 止了生产。 是造型的重要环节 。龙泉窑制品平底器较少见,而 北宋龙泉窑对原料 的选择和加工处理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