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淅 川 二 高 学校 语 文 学科导学案(教师版)
编者 黄旭东 审阅 第 8 周 第 1 课时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导学案
教学目的:
1.通过提要钩玄,归纳梳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贯穿本文其中的感情逻辑和思想逻辑,把握形散神聚的特点。
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教学重点难点:
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 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对不了解的字、词、句做标记。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3、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4、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
一、导 入:
古人颇得竹的灵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喜依竹而居,杖竹而行,几千年来朝夕相处,自然陶冶了一股竹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成为“花中四君子”。植竹、赏竹、写竹、画竹,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领略文与可画竹的高超技艺吧。
二、题解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与可没与陈州:没,通“殁”,死亡???????? 2、 少纵即逝矣:少,通“稍”,稍微?
3、而节叶具焉:具,通“俱”,俱全
(二) 古今异义?
1、 初不自贵重:贵重,古:看重;今,价值高? 2、月落庭空影许长:许,古:这样;今,也许?
3、 废卷而哭失声:废,古:停下,放下;今,废弃?
4、 吾将以为袜: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
5、 发函得诗:发,古:打开;今:发送? 6、而读书者与之:与,古:赞成;今:给?
7、 以书遗余曰:遗,古:赠送;今:遗失?
(三) 词类活用?
1、 形容词做动词?
(1)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老,养老? (2)余因而实之:实,证实? (3)与可厌之:厌,厌恶?
2、 名词作状语?
自蜩腹蛇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蜩腹蛇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
3、 意动用法:? 初不自贵重:重,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四) 一词多义?
1、 熟?
执笔熟视:仔细?????????????? 而操之不熟者:熟练
2、 语?
今语士大夫:告诉??????????? 有“车过”“腹痛“之语:说法?
3、 过?
不学之过也:过错??????????? 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
4、 然?
自视了然:……的样子??????? 予不能然也:这样????????????? 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
5、 以
以追其所见: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把……,表对象?
与可以书遗予曰:把……???????????? 吾将以为袜:把……当作?
6、 之?
竹之始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一寸之萌耳:结构助词“的 ”
生而有之也:代词,指代节叶?????????????????? 临事忽丧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
士大夫传之:代词,指代与可之言?????????????? 而读书者与之:代词,指代轮扁讲的道理?
7、 于?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对,表对象????? ???????与可没于陈州:在,表地点?
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