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世界史资料.pptVIP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战后世界史资料.ppt

二战后世界史 二战世界政治史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雅尔塔会议后,形成了美苏两个大国主导的世界格局。 冷战形成的过程 美苏争霸过程 ①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 (朝鲜和韩国分裂、德国分裂) ②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中美攻苏守) 美国总统肯尼迪VS苏联国家领导人赫鲁晓夫。 39.(26分)在中美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两种对立的中国观在美国曾交替出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 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国的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皆据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 (3)阅读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中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简述其形成背景。(8分) 形象: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背景:美苏冷战;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等。(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③20世纪60——70年代,越南战争。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美国总统尼克松VS苏联国家领导人勃列日涅夫 ④20世纪80——9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美国总统:里根、克林顿。苏联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两极格局瓦解 ⑤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上出现“一超多强”的格局,美国式唯一的超级大国,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 1989年东欧剧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发生变化,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 1991年,经互会、华约解散,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崩溃,最终解体。 解体过程 1953——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 内容:侧重农业(玉米大王),工业上下放管理权。但最终没有取得成就。 评价: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修改。 1964——1982年,勃列日涅夫改革 内容:侧重工业 评价:进行军事竞赛,后期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1985——1991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内容:前期进行经济改革,经济改革失败后进行政治改革。政治改革导致苏共失去了领导地位,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评价:促进苏联的解体。 一超多强的局面 原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国家的崛起,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概念:一个超级强国——美国,多个政治、经济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俄罗斯、第三世界。 ⑧多极化趋势出现 欧盟 背景:(1)二战后欧洲失去了中心地位。(恢复欧洲中心地位) (2)马歇尔计划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为摆脱美国的控制) (3)法德和解——欧洲融合的关键 (4)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的崛起。(受到威胁) 日本: 1、迅速发展的原因(1)美国的支持。(2)民主化改革。(3)重视教育。 2、发展过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高速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仅次美国。 20世纪80年代曾超过美国。 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发展军事力量。 经济崛起,追求“政治大国”,发展军事力量。 中国: (1)1949——1953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 (2)1953——1957年:一五计划。(内容:“一化三改”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资料由私有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经济上表现为曲折发展。1958年发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出现了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1960年中央政府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纠正“左倾”错误。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1966——1976年:十年“文革”。 (5)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出现了腾飞。 俄罗斯: 叶利钦:接替戈尔巴乔夫,成为俄罗斯的总统。 普京:普京是自叶利钦以来较为著名的总统。 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 1、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 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领导人:铁托、尼赫鲁、纳赛尔主导。 2、宗旨和原则:独立自主和非集团。 3、评价:(1)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的面貌。 (2)冲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3)第三世界的崛起。 对二战后世界的总体评价:目前“一超多强”局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