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铁车2号隧道斜井DHXJO+665掌子面处
探地雷达法超前地质预报报告
编 号:No.1
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探测单位:同济大学山西中南部铁路隧道探测组
探测日期:2010年11月22日
报告日期:2011年11月23日
西铁车2号隧道探地雷达法超前地质预报报告
现场操作:
报告编写:
报告审核:
同济大学山西中南部铁路隧道探测组
二○一〇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前言
为了给西铁车2号隧道施工提供指导性资料,同济大学西铁车隧道探测组于2010年11月22日对西铁车隧道斜井DKXJO+665处掌子面进行了探地雷达法物探超前调查,目的是查明沿掌子面深度(前方) 30m范围内是否存在断层、溶洞或松散区等不良地质现象以及水文地质情况,起到确保施工安全、减少地质灾害、降低危害程度的目的,并为工程优化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和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本次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在DKXJO+665掌子面处布置探测曲线共4条。
一、工程与地质概况
西铁车2号隧道位于沂源县南山村,隧道穿越碌碡崖、涝崮顶等悬崖陡坡及山间河谷区,其里程为DK1076+119~DK1083+970,全长7851m,进出口线路设计路肩标高分别为312.205m和351.968m,洞身最大埋深234m,最小埋深约27m。隧道穿越低山丘陵区,冲沟发育,其地面标高处于296m~565m之间,相对高差最大约26.9m,自然坡度较陡。隧道穿越的地质岩性以强风化~弱风化灰岩为主,其次为粉质粘土、细角砾土、页岩和花岗岩等。该区域存在岩溶、断层等不良地质现象,且地表水埋深仅0.5m,存在岩溶裂隙水。
在隧道DK1080+356处设置一斜井,斜井与隧道正洞成89°交角,斜井隧道全长665m。斜井隧道围岩以强~弱风化灰岩为主,局部夹页岩,该段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存在岩溶裂隙水和岩溶较发育。探测里程DKXJ0+665~DKXJ0+635段地质特征见表1。
表1 斜井隧道探测里程段地质特征
里程范围 地质特征 DKXJO+665 DKXJO+635 由强风化~弱风化灰岩组成,局部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岩体完整,岩溶较发育。
二、探测仪器及其基本原理
1、探测仪器
使用仪器为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开发的最新产品LTD-2100探地雷达(见图1-1),配置100MHz天线(见图1-2)。
图1-1 LTD-2100探地雷达主机
2、基本原理
探地雷达工作时,向地下介质发射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脉冲(几十MHz至上千MHz),电磁脉冲遇到不同电性介质的分界面时即产生反射或绕射,探地雷达接收并记录这些信号,再通过进一步的信号处理和解释即可了解地下介质的情况。
相对于探地雷达所用的高频电磁脉冲而言,通常工程勘察和探测中所遇到的介质都是以位移电流为主的低损耗介质。
式中:Υ为反射系数,ν为速度,ε为相对介电常数,с为光速,下角标分别表示上、下介质。在常见介质中,相对介电常数最小的介质是空气,其相对介电常数为1。相对介电常数最大的介质是水,其相对介电常数为81。当电进入地下遇到不同电性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出现反射(图2-1)。如果是规则的管线或空洞,在雷达剖面上将出现典型双曲线图像(图2-2)。
图2-1 探地雷达原理示意图 图2-2 探地雷达剖面记录示意图
三、探测方法
1、野外探测方法
依据工程探测目标体的材料特征和结构特征,结合以往经验,选择100MHz天线进行探测,该天线通过光纤进行光电隔离传输进行触发,以消除收发机的信号传输干扰,同时将上千伏的高压脉冲馈入天线进行探测。探测时,在布设的测线位置上使天线尽可能的贴近掌子面上移动,以保证天线对掌子面的耦合性;主机由单人操作,随天线均匀移动。根据现场调试分析结果,确定主要参数如下:
(1)每道(即每个地面采样点)记录长度550 ns,2048个时间采样点;
(2)采用9点分段增益,由浅至深线性增益;
(3)介电常数7。
(4)为了消除外界干扰,选用5道平均的方式。
2、测线布置
在掌子面上布置探测线,见表2和附图1。
表2 测线布置一览表
掌子面
所处隧道 掌子面
里程 测线
条数 测线编号 斜井线 DKXJO+665 4 CY-1、CY-2、CY-3、CY-4 3、执行标准
探地雷达探测方法执行的标准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JJ7-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
4、数据处理
采用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开发的IDSP5.0探地雷达处理解释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包括预处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渗透 (1).pptx VIP
- 2023年第二季度分级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报告(鱼骨图).docx VIP
- 医院意识形态工作计划.docx VIP
- 中国医师节简介宣传培训讲座演讲PPT课件.pptx VIP
- (17)--2.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pdf VIP
-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培训教材PPT课件.pptx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华东师范大学)】章节测试附答案.docx VIP
- X制造业公司质量管理QMS方案.pdf VIP
- 儿童胃管及肠管置管专家共识.pptx VIP
- Q-CAYT-13.3-2014汽车零部件油漆涂层 第3部分 内、外装塑料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