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密度对两个春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pdf
J.SHANXIAGRIC.UNIV.(Nnf“rnZSfi删fPEdnion)
密度对两个春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范龙秋,杜天庆,郝建平,马磊磊,郝科栋,邢江会,李明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摘 要: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了密度对两个春播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盛49
和奥玉310l的叶面积指数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前期叶面积指数增长较慢,中期增长速率加快,到吐丝期达到最
大,密度对两个品种的LAI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两个品种的穗数、穗粒数以及百粒重均与密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
系,其中穗数与密度存在正相关线性关系,而穗粒数和百粒重与密度的线性关系表现为负相关;两个品种的产量均随
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产量和密度之间呈二次回归方程。本试验条件下,强盛49的最适宜密度约为
4.2645万株·hm.奥玉3101的最适宜密度约为5.3745万株·hm~,在此密度下,两个品种的产量分别达到
11820.3 225.55
kg·hm一2和11kg·hm一2。
关键词:玉米;春播;密度;产量;产量相关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51(2012)05一0403一05
EffectsofPlant ontheYiemandItsRelatedTraitsinTwo MaizeVarieties
Density Spring
Fan LeiIei,HaO
LOngqiu,DuTianqing,Hao
Jianping,Ma KedOng,XingJianghui,LiMing
Ag^cHl£钍rc,Sh8捉王i 03080l,Chi艇)
(cozzege。f Agricu££Mr8}Uni说rsity,Taig扯Shn挖zi
maizevarietieswere the
AbstI.act:Two usedto effectsofdifferent onmaize andrelated
spring study plantdensity yield
traitstw矿factor Theresu王tshowedthatleafareaindex(LAI)ofand
by splitplotexpe“mentdesign. Qiangshen949
increasedwiththeincreaseof TheLAIincreasedat atmiddle and
Aoyu3101 density. early
slowly stage,fast stage
reachedthemaximalvalueat had
an effectonLAIvaluesofthetwova“eties.
spinningstage.Density insignificant
a
Thereexistedlinearrelationbetween number and
spikenumber,grain weigh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决策树和图层叠置的精准农业产量图分析方法.pdf
- 基于分子弛豫模型的混合气体多物理场二维重建算法.pdf
- 基于分期播种的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玉米(Zea mays)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pdf
- 基于危害积温的重庆市三峡库区柑橘产量预报方法研究.pdf
- 基于四分之一象限光强法热解碳消光角的计算机测量方法.pdf
- 基于固—气耦合物理相似模拟的实验装置研究.pdf
- 基于多层稀疏先验的回归样条变量选择算法.pdf
- 基于多年MODIS-NDVI的黄淮海农区冬小麦生产力评价.pdf
- 基于多物理场参数变化的花岗岩巷道岩爆前兆模拟实验研究.pdf
- 基于多物理场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护套研究.pdf
- 密度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pdf
- 密度对大豆群体碳氮代谢相关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pdf
- 密度对粮饲兼用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pdf
- 密植枣园土壤养分消长特性对枣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pdf
- 小麦puroindoline b-2基因变异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分析.pdf
- 小麦、毛苕子与黄瓜轮作对土壤微生态环境及产量的影响.pdf
- 小麦不同品种的水分利用特性及对灌溉制度的响应.pdf
- 小麦不同密度和田间配置对套作玉米苗期素质和产量的影响.pdf
- 小麦叶面积指数的遗传变异及其影响因素与产量的关系.pdf
- 小麦籽粒Zn、Fe、Mn、Cu含量的基因型和环境差异及与产量关系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