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VIP

宁夏银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夏银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宁夏银川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60分) 1.“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重农抑商 B.土地兼并严重 C.闭关锁国 D.井田制瓦解 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使用和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 A.民间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外国贡品 3.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工”是 A.早期资本家 B.雇佣工人 C.奴隶 D.地主 4.清朝的一项政策“不仅妨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这一政策是 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自由放任 D.闭关锁国 5.15、16世纪,哥伦布等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时,统治中国的封建王朝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四倍多,这种现象被称为“价格革命”。出现“价格革命”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世界市场的成熟 7.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乘火车外出旅行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信工具 8.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D.达尔文进化论提出后 9.“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10.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有 A.纺织业、面粉业等行业发展迅速 B.重工业的发展超过了轻工业 C.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内地工业发展超过了沿海地区 11.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这一“春天”之所以“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朝的灭亡,中华民国的建立 B.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中国人民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运动 12.近代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 A. 长袍马褂 B. 西装 C. 中山装 D. 列宁装 13.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影响的典型表现是 A.欧式洋房出现 B.吃西餐成为时尚 C.出行乘火车、轮船 D.剪辫易服、废止缠足 14.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 优先发展轻工业,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 优先发展农业,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D. 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过程 15.右图这幅画描绘夸张,超越现实。它最有可能出现在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爬着梯子摘棉花” 16.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 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D. 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17.“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实行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