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要点.ppt
花鸟纹青花陶盘 荷兰 德尔夫特窑 1675年 人物纹单耳陶瓶 荷兰 1685年 浅碟子 英国 斯塔福德郡 1675年 彩釉浮雕天使纹陶盘 意大利 米兰 17世纪 彩绘盖罐 17世纪末 塞维尔国家陶瓷博物馆收藏 彩绘花鸟纹陶瓶 17世纪中期 卢浮宫博物馆藏 彩绘人物纹陶盘 塞维尔 1625年~1650年 彩绘花鸟纹陶盘 塞维尔 1630年~1640年 国立陶瓷博物馆收藏 釉陶王子像 1675年 大英博物馆收藏 彩绘单耳陶壶 1670年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收藏 陶瓷容器 奥地利维也纳 1725年 其 他 工 艺 银制镀金饰盒 室内小型喷泉 金属制品 德国奥格斯堡 镀金银盘 德国奥格斯堡制作 17世纪 祭坛 金属制品 17世纪 德国奥格斯堡制作 金盔 俄国克里姆林兵工厂制作 1612年 雄鹿形酒具 德国奥格斯堡制作 1616年~1617年 双耳高脚杯 镀金 意大利 1602年~1611年 佛罗伦萨工艺美术馆收藏 圣油瓶 景泰蓝 意大利 1602年 佛罗伦萨工艺美术馆收藏 象牙箱饰 1600年 大英博物馆收藏 第六节 结 语 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在西方工艺美术史中起到了承 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它是罗可可风格工艺美 术的一个声势浩大的前奏。是向欧洲近代工艺美术 过渡的重要标志。通过研究,可以用以下几点加以 小结: 一、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基 础上,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下,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根 本性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工艺美术在各 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二、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表现出对优雅和谐的 古典艺术形式的对立,追求标新立异的表现。它 把人们的创作思想和工艺美术的形式与内容,发 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三、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可概括为:强烈 奔放、豪华壮观、奇特诡谲、大气磅礴,充满着阳刚 之气,注重雄伟恢宏的表现。 四、巴洛克时期工艺美术注重外在形式的表现,强调 形式上的多变和气氛的渲染,特别是到了晚期,有些 作品铺张浮华、俗艳绮靡,忽略内容的深入刻画和细 腻表现。其工艺美术成就,主要体现于作品充满着韵 律、量感和空间,以及立体的丰富变化的效果,充满 着强烈的动势和生命力。 结 束 扶手椅 意大利 紫檀漆绘文件柜 法国 1765年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 花卉纹嵌木装饰(橱柜局部) 17世纪后期 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美术馆收藏 第四节 玻璃工艺 以阿尔卑斯山为界,分为南北两大系统: 南——意大利的威尼斯 北——德国的某些地区 一、威尼斯 13世纪~14世纪: 特色:珐琅彩绘式玻璃器 装饰题材:神话、寓言故事、人物肖像 15世纪中期~16世纪初: 吹制技术较高的透明玻璃器 刻花玻璃器(点状纹样) 17世纪:刻花玻璃器 刻花技法提高:结构复杂、手法精巧的缠枝纹 二、德国 发展时间:17世纪 1. 纽伦堡——珐琅彩绘式玻璃工艺 装饰题材:笔法细腻的风景画 2. 透明玻璃器 装饰手法:旋盘式宝石研磨技术——浮雕效果 装饰题材:肖像、城市标徽、几何纹样 代表作品:《磨花玻璃高脚盖杯》 三、英国 17世纪以后:形成自己的特点 乔治·列维兹克罗托: 发明含铅的特种玻璃 透明度更强,且不易破碎 四、法国 受威尼斯玻璃工艺影响明显 生产中心:里昂、南特 透明玻璃器 主要种类 珐琅彩绘式玻璃器 1669年成立王室制镜所——发展成为法国最大的玻璃工场 五、佛兰德斯 威尼斯式浮雕装饰玻璃器 中心地: 安特卫普 布鲁塞尔-玻璃酒具 六、荷兰 中心地:阿姆斯特丹 发展:把威尼斯式的金刚钻刻花工艺发挥得更加完美 代表性种类:刻有肖像或徽章图形的刻花玻璃器 17世纪末,荷兰和佛兰德斯的玻璃工艺同时受德国影响 对德国旋盘式浮雕装饰的摹仿 高脚玻璃杯 彩绘玻璃酒杯 德国 磨花玻璃高脚盖杯 刻花玻璃盖罐 网纹单耳水瓶 威尼斯 17世纪早期 圣埃蒂伊安娜教堂的彩绘玻璃窗 法国 博韦地区 17世纪 第五节 陶工艺 繁盛地:荷兰的德尔夫特(Delft) 意大利马略卡式陶器 16世纪初受外来影响 中国和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