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格局分析.pdf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 (4): 333–342 doi: 10.17521/cjpe.2015.0032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格局分析
1 2,3* 2,3 1
崔高阳 陈云明 曹 扬 安淳淳
1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陕西杨凌 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712100;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护研究所, 陕西杨凌 712100
摘 要 为明晰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格局, 基于2009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2011年调查所得样地实测数据, 对陕
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790.75 Tg,
土壤层、植被层和枯落物层碳储量分别占总碳储量的72.14%、26.52%和1.34%; 其中, 栎类碳储量在各森林类型中所占比重
最大(44.17%), 中、幼龄林是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 约占总碳储量的49% 。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
密度为123.70 t·hm–2 , 土壤层最大, 枯落物层最小, 植被层居中; 碳密度均随龄级增加而升高, 同一龄级表现为天然林高于人
工林生态系统。此外, 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分布格局不尽一致, 反映了森林覆盖面积及森林质量对碳储量的
影响。未来应加强林地抚育管理水平, 增加造林再造林面积以增加碳储存,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关键词 碳储量, 森林生态系统, 龄级, 栎类, 碳汇潜力
引用格式: 崔高阳 , 陈云明, 曹扬 , 安淳淳 (2015). 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格局分析. 植物生态学报 , 39, 333–342. doi:
10.17521/cjpe.2015.0032
Analysis on carbon stock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Shaanxi Province
1 2,3* 2,3 1
CUI Gao-Yang , CHEN Yun-Ming , CAO Yang , and AN Chun-Chun
1Research Center of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ing on Loess Plateau,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 and 3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通过种群互作阐释森林群落多样性格局.pdf
- 造纸黑液与无机肥对草地早熟禾抗寒性的影响比较.pdf
- 遗嘱错误:反思潘得克吞体系的一条新路.pdf
- 遮光对石蒜物质积累与切花品质的影响.pdf
- 遮阴对4种豆科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pdf
- 避税概念的法律分析.pdf
- 鄱阳湖湖滨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影响因素.pdf
- 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剂BeauveriolideI的全合成.pdf
- 酰氨基硫脲及其相关杂环衍生物的研究XII1-(α-苯基氰乙酰胺基)-3-芳酰基硫脲及3-(α-苯基氰甲基)-4-芳酰基-1,2,4-三唑-5-硫酚衍生物的合成.pdf
- 酸性环境下作物幼苗对NO3--N和NH+--N的吸收特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