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合作经济重塑及供销社的抉择农村经济论文.docVIP

乡村合作经济重塑及供销社的抉择农村经济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村合作经济重塑及供销社的抉择农村经济论文.doc

乡村合作经济重塑及供销社的抉择农村经济论文 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塑 重塑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首当其冲的矛盾就是40多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所谓的合作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的矛盾。多年来,包括目前存在的合作经济组织并非经典意义上的严格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名与实之间是严重背离的,往往把集体经济混同于合作经济,以集体化替代了合作化。这些合作经济组织,既没有实行合作社的普遍原则,更不具备合作组织的基本特征。我们所说的经典意义上的合作是指以罗虚代尔原则为基础,以经济要求为主要取向的合作。按国际合作社联盟1984年第28届代表大会的重新定义,新的合作社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l)自愿参加和退出原则;(2)民主管理原则;(3)严格限制对股金的红利分配,即合作的非盈利原则;(4)按社员对合作社的利用比例分配,即公平原则。;因而,它要求合作社在组织目标上,实现对外盈利性与对内服务性的统一;在财产形式上,实现个人产权的独立拥有与集体共同利用的统一;在合作形式上,实现社员进入自愿与退出自由的统一;在分配形式上,实现社员个人利益与合作社公共利益的统一。可见,以往的所谓合作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是大相径庭的。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塑,至少要解决以下难题: 1.合作形成的整体环境。从合作形成的整体环境看,合作运动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真正成功的合作运动大都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在我国农村商品率不高,尚存在大量劳动力过剩而资本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企望合作运动一毗而就,一步登天,无疑是天方夜谭。因此,合作运动的推进,必须在改善合作形成的整体环境的同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合作组织的形式必须是能促使有限的社会、经济资源形成最佳的资源组合形式,让组织形式的选择与相应的发展阶段相吻合,才能使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在中国健康地成长起来。 2.合作形成的动力机制。从合作运动的发展历史看,合作组织勃兴的基本力量始终是经济动因。合作社被选择为应付外界环境变迁的组织手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各种形式的购买、销售和财务服务,抵制商业资本的盘剥,以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相应的投入寻求规模效益,以谋取更高的生产效率;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节约交易成本。像而,中国农村许多地方的现实格局是:由大量分散的小农户与传统的集市贸易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经济主体分散与市场分散的局面,它一方面抑制商业组织的发育和商业资本的积累,使农民暂时感受不到商业资本的威胁;另一方面,农户小规模经营提供的商品性产品少,自给性消费占较大比重.加之,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农业劳动边际价格为零,只要能拥有维持基本生存的就业和收入条件,农民哪里还能考虑到交易成本的高低呢?因此,解决合作形成的动力机制间题,必须要完汕市场机制,矫正农村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不完备,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发育和成长的市场环境;必须根据农民生产、经营上的多种需求,选择现实的经营组织形式和规模经济利用形式,弥补分散的小农生产和分散的市场之间形成的“真空”地带,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和集中买卖等活动,降低交易成本,节约流通费用,促进生产发展。 3.合作形成的组织方式。合作形成的组织方式主要有自发和引进两种。自发形式的合作组织是通过启蒙和宣传,自下而上,由点到面逐步发展而成;引进形式的合作组织则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结果。中国当代的合作运动,从其发展之初就选择了自上而下的途径,是以强化和满足非经济要求为其基本目的发展起来的.在农村,组织农民走社会主义合作经济道路,是我们始终奉行的原则,但诸多的曲折,无疑给中国农民打上了难以熨平的印记,至今仍陷于“恐合症”的惶惑之中。我们当然不能由此而推断自上而下方式的无效,许多国家成功的经验表明,采取自上而下方式实现合作,也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关键在于实现合作目的指向的正确性.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为了尽快推进农业实现现代化和走向国际市场,对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进行积极的千预和扶持是完全必要的。然而,通过自上而下的途径推进合作运动,必须以经济目的为指向自不待言,还必须有效地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塑,解决农民的恐惧感。包干到户后重提合作问题,对于头脑仍存“恐合”意识的中国农民来说,有着本能的反感和排斥意向;二是通过重构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方式,铲除农村千部的“回归感”。重提合作的重要性,对于一大批“公社式”干部来说,所反映的只能是以往的管理形式和做法,无疑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的“恐合症”。 4.合作形成的制度基础。合作形成的制度属于具体制度安排的范畴,它所规定的应是合作经济活动和合作经济关系的行为准则。显然,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中国在经典意义上的合作经济活动和合作经济关系的行为准则方面是脆弱的,即没

文档评论(0)

wdhtm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