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成份_家庭文化和教育
第 7 卷第 4 期 经 济 学 (季 刊) Vol7 , No4
2008 年 7 月 China Economic Quart erly J uly , 2008
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成份 、
家庭文化和教育
佐藤宏 李 实
摘 要 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村地区家庭成份的划分对家庭成员
受教育水平的代际影响 。考察地主/ 富农家庭出身的男性户主的受教
育水平 , 我们发现它在毛泽东时代因成份歧视的影响出现了下降 ,
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又有所反弹 。我们也发现 , 年龄在 16 —18 岁之间
的孩子中 , 地主/ 富农和中农家庭的后代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 。我
们的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家庭作为一种文化制度 , 其延续性和坚固性
需要予以更多的关注 。
关键词 教育 , 代际影响 , 家庭文化
一 、引 言
本文的重点在于考察中国农村地区家庭成份对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的代
际影响 。文章研究了从 1949 年以前到 2 1 世纪初完成受教育过程的三代人 。
一般认为 , 家庭成份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已经不再有影响了 , 然而我们的
经验结果表明 , 它在后代受教育情况方面仍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
本文采用 的数据是 由中国社会科 学 院经济研 究所 收入 分配课题 组
( C H IP) 于 2003 年春天调查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截面数据 , 考察的年份是
( )
2002 年 以下简称 2002 C H IP 调查 。调查涉及了分布在 22 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的 122 个行政村的 9 200 个农村家庭 。这些省 、自治区、直辖市包括 :
北京 、河北 、山西 、辽宁、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
湖北 、湖南 、广东、广西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和新疆 。
佐藤宏 , 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系 ; 李实 ,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通信作者及地址 : 佐藤
宏 , 一桥大学经济系 , 日本东京国立市中21 号 , 186860 1 ; 电话 : + 81425808265 ; Email : satohr s @
econ . hitu . ac .jp 。作者感谢牛津大学J ohn Knight 、ID EJ E TRO 宝剑久俊 、北京师范大学罗楚亮、复旦大
学陆铭等学者的有益建议 , 同时感谢两名匿名审稿人的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本文曾在一桥大学经济研究
( )
所 2 1 世纪 CO E 国际研讨会 2007 年 9 月 27 日 上交流 , 得到一桥大学阿部修人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孟
( )
昕、匹兹堡大学 Thoma s Raw ski 等学者的评论 。本文的研究得到福特基金会 、瑞典国际开发署 SIDA 和
( ) (
日本学术振兴会 编号 : 182030 18 的资助 , 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 。最后作者感谢宋锦同学 北京师范大
)
学 用很短的时间将英文稿译成了中文 。当然作者文责自负 。
1 10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 7 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