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变局:帝制、共和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pdf
大变局:帝制、共和与近代
中国国家转型
《清帝退位诏书》的宪政意涵
郭绍敏
摘 要 《清帝退位诏书》对于共和政府的诞生具有重大的法理意义,它与 《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一起构成民国建国的基本宪法文件。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不只是一场暴力革命,还具
有 “光荣革命”的性质,在大清王朝和中华民国之间存在一种历史连续性。中华民国的成立是
南北妥协的结果,这种妥协的积极意义非常明显:它结束了南北对抗状态,有利于政权的和平
过渡;《清帝退位诏书》中有关 “五族共和”的宣示客观上发挥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有利于
民国政府抵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分离活动。但妥协性意味着革命的“不彻底性”,民初时期
的宪政争衡表明,中国的“光荣革命”引致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后遗症,中国最终不得已走上更
为激烈的革命道路。
关键词 清帝退位诏书;辛亥革命;国父;光荣革命;五族共和
1911年10月10日,武昌事起。其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1911年12月18日,南北
和谈开始。经过各方政治势力反复博弈,清帝于1912年2月12日颁布 清《帝退位诏书》(下
文简称 诏《书》),正式宣布退位。《诏书》由三道旨构成,分别是 《清帝宣布退位旨》、《优待条
件旨》和劝《谕臣民旨》。其中最为重要的清《帝宣布退位旨》曰:
奉旨: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
河南大学犯罪控制与刑事政策研究所研究人员。
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
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 日不决,故民生一 日不
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
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
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外厌乱望治之心,远
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
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
民安堵,海内*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
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1}
《诏书》的颁布被视为清朝终结的标志,对此,政学两界并无疑义,但这一诏书的宪政
意涵却没有被充分挖掘。无论是基于 “启蒙— 革命”的“进步”立场,抑或赞成 “告别革
命”的“保守”立场,在历史言说中都没有给予 《诏书》足够的重视。“启蒙— 革命”范式
往往将一定的政治势力与 “先进”、“落后”等基于线性史观的评价直接关联起来,这种做
法极易阻碍对政治人物、行为、文本和事件的深入考察。{2}在 “启蒙— 革命”范式下,
清王朝的覆灭和共和国的建立被认为是历史大势所趋。于是,《诏书》淹没在滚滚历史洪
流中,很难成为历史学家的分析对象。而主张 “告别革命”的学者,虽注重对清末政改经
验的考察,试图为当下改革提供历史、思想资源,但在具体的学术工作中,他们着力的法
政文本是 《宣示预备立宪谕》、《钦定宪法大纲》和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等等,而非标志
清朝终结的 《诏书》。在他们看来,《诏书》不过是一个政治符号— 延续两千多年的“封
建”帝制就此结束,中华第一共和登场。也就是说,除了时间上的象征意义之外,并无特
别含义。
在居主导地位的“启蒙— 革命”范式影响下,一般知识人对辛亥革命 (清王朝— 中华
民国)的印象是断裂的,即辛亥革命是一次以武昌起义为开端的暴力革命,其领导者是以孙中
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序言》表达了官方的定位:“一九一一年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也就是说,“封建帝制”是被
革命力量 “废除”的,而不是主动退出历史舞台的。但是,对 《诏书》的分析表明,无论从形式主
义的法理上来讲,还是从实际的政治运行来看,中华民国的诞生 (和合法性)至少部分来 自于
清帝的禅让。辛亥革命不止是一场暴力革命,还具有 “和平”革命的性质,可谓中国版的“光荣
革命”。鼎革之际,各种政治势力展开激烈角逐,但其内在关怀并无不同,即在保持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本溶血的原因及预防.pptx VIP
- 上海市所有道路名和所对应行政区域.xls VIP
- 2025年上海市英语高考二轮热点专题复习专题07阅读理解词义猜测题.docx VIP
- 非理想流动课件.pptx VIP
- 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服务需求和技术要求.docx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英语热点复习:阅读理解词义猜测题.pdf VIP
- 销售培训课件 -《销售就是要搞定人》.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2025贵州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测试(提升卷)-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A4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