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20103205014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犯罪学201032050145.ppt

第八讲 社会微观环境与犯罪 目的与要求 : 理解并掌握家庭,学校因素与犯罪的关系.认识并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导 致和诱发犯罪发生的各类社会微观因素 微观社会环境的概念 微观社会环境是指个体直接生活于其中的小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 区等. 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最具体,最深刻,不良个性的形成和犯罪心理的产生,都是在微 观社会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微观社会环境因素与犯罪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家庭与犯罪 子女从出生开始到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最大. 各国绝大多数犯罪学家都把家庭对犯罪影响排在犯罪因素的首位. 在犯罪预防的家庭预防中,家长要处于核心地位. 父母的教育作用是第一位的.——马卡连科(原苏联教育学家) 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有调查 在人一生所受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 75%以上.而 50%以上的“问题少年”,其“问 题”出在家庭!有调查显示,在人一生所受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 75%以上.而 50%以上的“问题少年”,其“问题”出在家庭! 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校园施暴者的家庭一般多有不幸,有家境贫寒者父母无暇管教的,父母离异的.缺乏关爱,缺少管教的孩子由于心理失衡,很容易形成 一种“攻击性人格”,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㈠残缺家庭与犯罪 指的是家庭成员的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存在缺陷的家庭结构. 包括因死亡, 离婚, 分居, 遗弃或入狱等原因,缺少父母一方或双方,或有继父,继母的家庭.成人及子女的犯 罪率要高于完整的家庭. 家庭残缺——亲情破坏——不良心理(心灵创伤,孤僻抑郁)——反社会型人格(狂 燥暴戾) ,且易受不良环境影响与坏人引诱和挑唆——犯罪. (二)残障家庭与犯罪 父母身体残疾或精神障碍——无力管教——易受不良环境影响而染上恶习——犯罪. (三)问题家庭与犯罪 指家庭成员中有不道德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家庭.现代医学表明,尚在母亲腹中的胎儿 也会受到家庭成员不良情绪因素的影响. “问题家庭”对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极 为不利的. 联系:问题家庭——未成年人易接受暗示——模仿成人不良举止——同化,堕落—— 犯罪 (四)贫困家庭与犯罪 “贫贱夫妻百事哀” 家庭贫困——忙于生计,缺乏管教///渴求钱财——受犯罪团伙影响大,违法犯罪机会 多——犯罪( 两抢一盗 ) (五)教育不当家庭与犯罪 1.缺乏教育 (1) “放任型” (农村——多子女) 关心不够:家长无力,无暇教育,对问题苗头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轨行为易发展 为违法犯罪 (2) “放纵型” (城市——独生子女) 过分溺爱: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个人欲望得不到满 足时,就可能实施违法犯罪 2.过分教育 望子成龙,棍棒教育,畸形的爱. 2005 年 10 月 19 日央视《纪实》节目.竺华松,1968 年出生,读小学时被人誉为神 童,15 岁考取大学.大学期间得了深度忧郁症,一度被送入精神病院.大学毕业后 流浪了 8 年, 后因盗窃坐了 5 年大牢. 2002 年刑释. 刑满后, 写出长篇小说 《流浪族》 , 《笼中人》.父母对他自小管教严酷.一天他跳窗逃跑到外面去玩,母亲找出银针在 他的屁股上扎了 40 多个针眼,个个冒着血珠!5 岁曾想杀死妈妈. 3.不当教育 (1)人际关系教育 某市一中学班主任老师在全班 40 多名同学中调查了一个问题:“如果有同学欺负你, 你将怎么办?”半数以上的学生回答说: “打他! ”或“跟他拼了! ”老师问为什么, 学生们回答是父母教的.这种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家庭教育,正是时下不少中小学 生在被同学“欺负”以后以牙还牙,打得不可开交,甚至酿出恶性事件的一个原因. (2)责任感教育 对孩子的态度:中,韩对比.美国“为人父母”的教育.在韩国,日本, “视声誉重 于生命”公司老总因失职自杀,在中国,百般推卸责任. “从小偷针,长大偷金 二,学校教育与犯罪 文化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消极影响;良好的教育可以为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和安定的生活环境,使人容易接受积极的社会规范,培养抵制犯罪的能力. 没有进入学校的人,得不到符合道德规范的教育,所以容易更多地接受不良刺激和坏 的思想. 人的灵魂包含善和恶两个部分,人行为的善恶主要看他所受教育的好坏来决定.—— 柏拉图《理想国》 开办一所学校就等于关闭一所监狱.——雨果(法国作家) (一)教育内容与犯罪 应试教育是犯罪机器,许多价值观导向里弥漫着犯罪的氛围!——孙云晓(中国青少 年研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