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危机至少证明了这两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1页 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 资本集中 冲破私人对生产的控制 社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生产集中 派生出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人员、机构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 ——列宁 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任何社会形态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灭亡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它(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 ——邓小平 “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8页 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历史的必然走向。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宣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 《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 “读原著、学原理”系列活动 * 托拉斯 若干性质相同或互有关联的企业为了独占市场、获取高额利润而组成的垄断组织。1879年首先在美国出现,如美孚石油托拉斯、美国钢铁托拉斯等。托拉斯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企业组织,参加者在法律上和业务上完全丧失其独立性,而由托拉斯的董事会掌握所属全部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财务活动。原来的企业主成为托拉斯的股东,按照股权的多少分得利润。 * 4、经济调节机制与经济危机的形态 由市场调节转向市场调节与国家调节相结合,经济危机形态变化 美国在1933年就把公共工程署改建为全国计划局,编制“发展公共工程三年计划”;法国在1947-1992年间制定了10多个经济计划;日本把战前就有的经济计划在战后推向多层次和多样化,在1955-1992年间制定了12个中长期(五年)计划和国土开发长期(十年)计划等。 ——徐崇温《世纪之交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01页 三次经济危机生产下降幅度比较 1929-1933年危机 1973-1975年危机 1980-1982年危机 美国 46.2% 15.3% 11.8% 德国 40.6% 12.9% 12.2% 日本 32.9% 20.0% 4.1% 三次经济危机失业率比较 1929-1933年危机 1973-1975年危机 1980-1982年危机 美国 24.9% 9.1% 10.8% 德国 50.0% 5.1% 8.5% ——徐崇温《世纪之交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08页 二战后爆发了五次经济危机,分别为1957-1958的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1973-1975的第二次世界经济危机; 1980-1982的第三次世界经济危机; 1990-1991的第四次世界经济危机;2000年的第五次世界经济危机。 5、政治制度的变化 “只要国家仍然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惟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国家行政机构权力的增长,改良主义政党,政治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