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笔:苏轼在海南年谱》.doc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随笔:苏轼在海南年谱》.doc

苏轼在海南年谱 绍圣四年(1097),丁丑,62岁四月因作一首叫《纵笔》的自嘲诗,中有“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之句,传到京师,宰相张惇气怒而曰:苏子瞻尚尔快活!于是重议苏轼“罪过”。? ?? ???十七日,以莫须有的罪名责受琼州别驾的虚衔,昌化军(今儋州市中和镇)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 ??十九日,独携子过离惠州。沿东江顺流而下,经博罗进广州。舟泊广州东郊的时候,与前来送别的亲友分手告别,其时“子孙痛哭于江边,已为死别”。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殆与长子迈决,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柩,此亦乃东坡之家风也。” 五月? ? 八日抵梧州,时近黄昏,天色渐黑。 ? ??九日,“江边父老能说子,白须红颊如君长”,乃知其胞弟子由尚在滕州(今广西藤县),随即开船追赶。并有感而发,写下了离开惠州20天后的第一首诗《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视之》,诗云:“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 ??十一日,苏轼苏辙相见于滕州。中午在一家小饭馆吃饭,粗恶不可食。黄门(即苏辙)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随后,两兄弟自是同卧起于山程水驿,“一月同卧起”。 六月? ? 五日,苏氏两兄弟抵达苏辙贬所广州雷州。郡守张逢及海康令陈谔于郭外相迎。 ? ??八日,苏轼离开雷州。苏辙随之,张逢亦派人津送。 ? ??九日,抵徐闻县境内的海安(递角场)。徐闻县令冯太钧出迎与海上,后因此遭到弹劾。当地有伏波庙,“凡济者必卜”,苏轼照例祈祷。 ? ??十日,苏轼谢别冯太钧。夜,轼痔病发作,呻吟不已。子由亦终夕不寐,因颂渊明诗劝苏轼止酒。苏轼乃和其原韵,作《和陶止酒》,因以赠别子由。 ? ??十一日,苏轼与苏辙分手,从序文海安(递角场)登州渡海。轼亦笑谓子由曰:“其所谓道不行,乘蜉蝣于海者耶!” ? ??乃由澄迈老城平安登岸,上岸后,受到张景温、黄宣义等人士的接待,后凭舆(租轿)赴琼州(今琼山县府城)。在琼州城东,苏轼发现“众泉蹙发”,清澈甘甜而无人汲用。特别是双泉(即洗心泉和浮粟泉,洗心泉尚存,浮栗泉明时湮没),相去咫尺而味异,便告知郡人,从此,“汲者常满”。 ? ??苏轼在琼州府逗留十余日,再经由澄迈县,沿海南西北部海岸赴儋。途中作诗《行琼儋间》,诗云:“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 ?? 六月下旬,经澄迈赵家,题“青斯”“舞琴”二匾于赵家亭。 ? ?? 在经过距离儋州昌化军十余里的儋耳山(亦名松林山)时,作《儋耳山》:“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 七月? ? 二日平安抵达贬所儋州州城(今儋州中和镇)。初蹴居官舍,但官屋破落,一夕或三迁。正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 ? ??作《到昌化军谢表》:“臣孤老无托,瘴疠交攻,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外,宁许生还?” ? ??作《和陶还旧居》:“痿人常念起,夫我岂忘归?不敢梦故山,恐兴坟墓悲。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往来付造物,未用相招麾。” ? ??张逢属下公差送苏轼到儋州返雷,苏轼书与张逢:“海南风气与治下略相似,至于食物、人烟,萧条之甚,去海康远矣。到后杜门静坐,喧寂一致也。蒙差人津送,极得力,感感。” ? ??十三日,作《夜梦》,引云“七月十三日,至儋州十余日矣。澹然无一事,学道未至,静极生愁。夜梦如此,不免以书自怡。” ? ??作《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引云:“吾谪海南,尽卖酒其,以供衣食。独有一荷叶杯,工制精妙,留以自娱。乃和渊明《连雨独饮》。” ? ??游城东学舍。作《和陶示周祖谢》:“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喜。摂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忍饥坐谈道,嗟我亦晚闻。...永亏虞仲翔,弦歌沧海滨。” 八月? ? 初,军使张中到任,叩门拜访苏轼,并交张逢所致书,待之甚恭。 ? ??张中嗜弈,常邀苏过与之为戏。苏轼不解棋,过乃粗能者,苏轼竟日坐观,不以为厌。作《观棋》,引云:“予素不解棋,尝独游庐山白鹤观。观中人皆阖们户昼寝,独闻棋声于古松流水之间,意欣然喜之。自尔欲学,然终不解也。儿子过乃粗能者儋守张中日与之戏,予亦隅坐,竟日不以为厌也。” ? ??到市上买米,“乃知海南秔稌不足于食,俗以贸香为业,而田芜不治,率以薯芋杂米作粥取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