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构造稳定性和地表地质作用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与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一、地震及其类型 地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地震.swf 地震成因.swf 地震详解.swf 地震演示.swf 地震有关要素: 震源:地震时发出震动的地方为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 震源深度:震中至震源的距离 震中距:从震中到任一地震台站的地面距离 地震的基本分类 地震按震源深度可分为: 浅源地震(0~70km) 中源地震(70~300km) 深源地震(300~700km) 按其成因可分为: 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 陷落地震 诱发地震 按震级分为: 微震(2级以下) 有感地震(2~4级) 破坏性地震(5~6级) 强烈地震(7级以上)。 二、地震震级及烈度 (一)地震震级(M) 地震震级:指一次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大小。 震级(M)和震源发出的总能量(E)之间关系: 地震学中用震级(magnitude)来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震级越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也就越多。因此可以简单地用震级来估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E与震级M有如下经验关系式: lgE=2.4mb-1.2……(1) lgE=1.5Ms+4.8……(2) lgE=1.5Mw+4.8……(3) 上式就是著名的Gutenberg-Richter关系式,其中E为能量,单位是焦耳(J);mb为体波震级,Ms 为面波震级,Mw为矩震级。 震级和能量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而是对数关系,震级相差1级,能量约相差32倍。 LgE1-lgE2 =1.5(M1-M2) lg(E1/ E2) =1.5(M1-M2) E1/E2 =101.5(M1-M2) (101.5=31.62) 理论上震级是无限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 因为震级的大小与积累的能量的强弱有关,地壳中岩石的强度是有限的,岩体中不可能积累超过这种极限的能量。目前所知最大的震级为9.0级,即2011年3月在日本发生的大地震。 (二)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地震对地表和地表建筑物的影响及破坏的强烈程度。 1.地震烈度表 根据地面的宏观破坏现象和定量指标两方面的标准划定的。我国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见表3-2。 2.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形成多个不同的地震烈度区,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1)震级的大小、震源深度和烈度衰减 (2)场地地质因素 (3)距离震源的远近 3.工程烈度标准 (1)基本烈度 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历史上或今后一定时间(一般按100年考虑)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它是由地震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地区地质条件,综合分析了区域及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后,对该地区地震危险性做出的综合性的估计,以此作为工程设计和防震抗震的一般依据。国家地震局给出了中国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1:300万)。 (2)场地烈度 工程场地烈度除了决定于区域基本烈度外,特别受场地地质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差异,因而在地震时所出现的震害、地面运动的特点及工程振动情况等不同。因而对建筑的规划和设计来说,仅有基本烈度是不够的,场地烈度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影响场地烈度的地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岩土类型及其性质 2)断层 3)水文地质条件 4)地形的影响 (3)设计烈度 设计烈度是指在基本烈度或场地烈度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安全经济的要求,将基本烈度加以调整,据以采取不同的设防措施,因而又称设防烈度。我国规定,基本烈度VII度以下的地区可不设防,基本烈度超过VII度的地区必须采取设防措施。 一般建筑物可采用基本(场地)烈度设计,而核电站、大坝等重大建筑物应在基本烈度、考虑场地烈度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并按规定报请上级部门批准。 三、场地地震效应 场地地震效应:在地震波的作用下,场地出现的各种破坏。可分为两大类 场地破坏效应 振动破坏效应。 (一)场地破坏效应 1.地面破裂效应 2.地基失效 3.斜坡破坏效应 (二)振动破坏效应 振动破坏效应主要和下列因素有关: 1.地震动振幅 2.振动周期 3.持续时间 地表地质作用:对建筑物的稳定、安全及人类生活环境有影响的外动力地质现象。 地表地质作用的类型很多,   风化作用   河流的地质作用   岩溶作用(又称喀斯特)   滑坡;崩塌;泥石流;风和湖泊的地质作用。 第二节 风化作用 一、风化作用的类型 按作用因素与作用性质不同,风化作用分为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一)物理风化 产生物理风化的原因有   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