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国际竞争优势来源祥解.ppt

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 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发展起来的特色集群; 依靠历史传统产业基础的形成和发展的产业集群; 依靠当地资源形成和发展的产业集群; 依靠外部市场而形成和发展产业集群; 通过引进外资,在“三来一补”基础上形成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 配套大型企业形成和发展一批产业集群; 依靠中心城市城区出现的都市型产业集群; 依靠高校资源和科技人员创业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 通过政府规划下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 政府与民间两种力量混合作用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在浙江 在浙江,产业集群被称为“块状经济”。 温州(90):乐清柳市低压电器、瑞安汽摩配、苍南印刷、瓯海区皮革皮鞋等 台州(71):温岭塑料、玉环泵类制造 宁波(63):余姚塑料、鄞州区服装、机械汽配、象山针织 杭州(57):女装、IT产业、萧山织造业、汽配业、化纤纺业、印染 金华(53):永康的不锈钢制品、电动工具 嘉兴(52):秀洲区的丝织、嘉善县的木业、平湖服装、海宁皮革 绍兴(41):诸暨大唐袜业、绍兴县的纺织业、嵊州领带业 湖州(41):织里童装、长兴纺织 衢州(22);丽水(19);舟山(10) 产业集群在广东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广东省的对外开放,广东一些市县如深圳、珠海、中山、顺德、南海、东莞等利用优惠政策吸引本地在海外、港、澳的众多亲朋回乡开展“三来一补”业务,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一些专业品镇。 目前,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四分之一。 如中山古镇(灯饰)、东莞虎门(服装生产和贸易)、南海西樵(纺织印染)、佛山石湾(陶瓷)、云浮云城(石材),顺德伦教、龙江、乐从三镇(家具)等。 北京中关村IT产业集群 1980年10月中关村第一家高技术企业诞生,到1987年底中关村10平方公里的地面上产生了148家高技术企业,其中97家为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占中关村企业总数的65.6%。 其后,随着国家有关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区政策的出台,被确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中关村面积扩大到100平方公里,而企业数则由1987年底的148家激增到1991年底的1300多家,并脱颖而出了包括联想、方正、紫光、同方、四通等一批在国内市场居领头地位的大型IT企业。 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 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 产业集群地域分布不均衡:东部呈燎原之势,中西部属星火状; 我国产业集群的行业分布不均衡:传统产业东部呈燎原之势,高技术产业属星火状; 我国产业集群的载体主要在小城镇; 我国产业集群优势主要低成本优势。 企业的战略、组织与竞争环境 指公司的建立、组织和管理的背景,以及国内竞争的性质。 国家经济、 政治、文化背景 人才流向 企业战略 组织形式 行业竞争优势 公司要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作出合适的选择。 如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灵活的经营机制 生产资料生产部门-严格有序的组织管理 强大的本国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得以产生并长久保持的最强有力的刺激。 “国内竞争是一种浪费”? 机遇和政府-辅助因素 机遇是指重要的新发明、重大技术变化、投资成本的剧变、外汇汇率的重要变化、突然出现的世界或地区性需求、战争等偶然性事件。 机遇的作用:可能打断事物发展的正常进程,并后来居上。 政府的作用:可以通过对四种因素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国家竞争优势。 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 相关及 支持产业 政府 机遇 企业战略、 结构和竞争 波特钻石模型(2) 案例分析:运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下例中意大利瓷砖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的原因 到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一直是世界屋顶和地面瓷砖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出口占60%。这源于该国生产工艺的高超、美感。其生产集中于北部小城萨索罗周围的爱尼里亚-罗马涅大区。该地区有几百家瓷砖生产公司和釉料、瓷砖设备等辅助行业的公司,在世界上密集度最高。 意大利瓷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该国的地中海式气候,因为瓷砖需在温暖的天气里慢慢晾干。此外,意大利有使用天然石料的传统,使得意大利人均瓷砖使用量全球第一。而二战后的重建带来建筑业的繁荣,对瓷砖需求旺盛,使得20世纪50~60年代萨索罗地区生产厂商剧增,1962年达到102家。 除需求旺盛外,瓷砖企业生产成本低也是一个原因。瓷砖制造商为争取到零售渠道而激烈竞争。零售商需要成本低、质量高、外观美的瓷砖,迫使生产企业必须在技术、设计上不断创新、模仿,周期有的只有几周。瓷砖业的发展还诱使技术人员离开生产企业开办自己的加工设备制造企业,如窑炉、抛光机等,80年代中期达120多家。为赢得生意,他们不断进行创新,提高设备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大大节省瓷砖生产的能源和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