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然 气 勘 探 与开 发 2015年 7月出版
苏南地区上古气井低产低效主控因素分析术
付晓燕 ,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摘 要 上古生界主力含气层段 的二叠系石盒子组盒。段和 山西组山段 ,具有较好 的开发潜力,但上古投产井
生产动态特征资料显示 ,该区气井总体产量较低 ,稳产能力较差 。针对这一生产现状 ,主要从沉积、成岩角度 ,剖析
了上古气藏低产低效的主控因素,认为距离物源远 ,砂岩埋藏深且粒度细 ,单砂体段多层薄,软组分含量较高,压实
作用及胶结作用强烈,储层物性差 以及普遍产水等都是导致低产低效的主要 因素 ,提 出积极实施水平井及加强排
水采气是提高气藏开发效率的有效手段。图9表2参12
关键词 苏南地区 二叠系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气井产量 主控因素
Ⅱ暴 芝 趟 一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 田是我国陆上第一大气 1.OxlOmTd ∞,与肿 之∞ 0相如 加比m苏0南上古气藏生产指标明显
田,该特大天然气 田的发现使得二叠系砂岩储层成 差于其他区块 ,该区极少数井能以大于1.OxlO4m3/d
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该区有效储层厚度变化大、 稳产。
平面分布复杂、物性及连通性差、非均质性严重,造
成该气 田具有明显的 “低渗、低压、低产”特征 。而
苏南地区储层则表现出更为强烈的非均质性特征,
即使发育一定厚度的有效砂体,试气或投产后,也难
以达到预期的产能规模 。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主要从
沉积、成岩角度入手,与苏里格气 田其他区块进行详
细对比,深刻剖析苏南上古气藏低产低效的主控因
201l/l2/152012/3/24 2012/7/2 201211OIjO2013/1l182013/4/28 20l318/62013/11/142014/2/22
素,为该区后续规模有效开发提供支持 。
图1 上古历年开采 曲线
1 研究区生产现状
2 低产低效主控因素分析
苏南地区是苏里格气田本部向南的延伸 ,地处 2.1 沉积背景
陕西省定边县 、靖边县及吴起县境内,气田南接苏里 据前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盒 一山期
格西区苏47区块及道达尔国际合作区,东邻靖边南 发育大型缓坡三角洲沉积 (图2),从北部物源区到冲
气 田。区域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 中西部 , 积扇 、冲积平原 ,再到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 ,最后
勘探、开发面积约10000km。研究区于2011年12月 到汇水区。北部物源供应充足 ,水体较浅 ,湖平面频
15日开始投产,截至2014年8月31日,上古投产气井 繁摆动,分流河道非常发育 ,形成大面积储集砂体。
合计251口,累计产气5.57~10m ;13产气量小于 根据岩心观察及相标志分析 ,结合区域沉积背景 、物
1.0~10m3/d的井有213口,低产井 占总投产井的 源分析 、构造演化等 ,确定苏南地区基本上处于三角
85%;目前 日均开井 191口,平均套压 l0.8MPa,日产 洲平原到前缘的过渡带 ,主要以三角洲前缘水下沉
气量 116.3x10m (图1),平均单井产气0.60x10m3/ 积为主,分流河道 内部结构复杂,隔夹层发育,储层
d。苏里格气 田其他区块上古直井平均单井产量约 非均质性很强。
基金项 目:中国石油重大专项 (编号:2011E一1306)低“,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技术研究一长庆油 田油气当量上产5000万吨关键技术研
究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个烤烟新品种(系)在兴义烟区的生长及品质特征研究.pdf
- 1951—2012年河南省气候变化对冬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pdf
- ‘越光’作麦茬夏稻栽培适宜播期(秧龄)的研究.pdf
- 37个玉米新品种(组合)耐旱性评价.pdf
- 2015年7月份锌市场评述及后市展望.pdf
- 2015年8月份铅市场回顾及后市展望.pdf
- 2015年8月份锌市场评述及后市展望.pdf
- AgCuTi钎焊炭/炭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pdf
- CdS超薄片层包覆TiO_2中空结构复合材料的形成和应用.pdf
- CMS-g-PAA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pdf
- Fe3O4-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pdf
- La,Ce,Nd掺杂SnO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pdf
- Modified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of summer maize(Zea mays L.) in northern China improves grain yield and efficiency of nitrogen use.pdf
- Ni(OH)2C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