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链双臂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载荷基于滑模补偿的力位置混合控制.pdfVIP

闭链双臂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载荷基于滑模补偿的力位置混合控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闭链双臂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载荷基于滑模补偿的力位置混合控制.pdf

第 28 卷第 5 期 Vol.28 No.5 工 程 力 学 2011 年 5 月 May 2011 ENGINEERING MECHANICS 226 文章编号:1000-4750(2011)05-0226-07 闭链双臂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载荷基于滑模 补偿的力/位置混合控制 *陈志煌,陈 力 (福州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州 350002) 摘 要:讨论了载体位置、姿态均不受控制情况下,漂浮基闭链双臂空间机器人抓持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问 题。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和牛顿-欧拉法分别建立了双臂空间机器人及抓持负载的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漂浮基空间机 器人固有的动力学特性及闭合链约束几何关系,获得了抓持系统合成动力学方程。以此为基础,考虑到闭链双臂 空间机器人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及某些参数的变动性,根据具有较强鲁棒性的变结构控制理论和 Lyapunov 稳定性 理论,设计了系统参数不确定情况下该抓持系统基于滑模补偿的力/位置混合控制方案;从而达到对抓持负载位置 与所受内力的双重控制效果。系统数值仿真,证明了上述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与精确性。 关键词:漂浮基;闭链双臂空间机器人;滑模补偿;力/位置混合控制;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TP241 文献标识码:A DYNAMICS FOR DUAL-ARM SPACE ROBOT WITH CLOSED-CHAIN AND HYBRID FORCE AND POSITION CONTROL FOR GRASPED OBJECT BASED ON SLIDING-MODE COMPENSATION * CHEN Zhi-huang , CHEN Li (The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esent paper, a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of free-floating dual-arm space robot systems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Lagrange method, and the dynamic model of an object is presented in terms of the Newton-Euler method.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closed kinematic chain constraints, the dynamic model of a synthetical system is obtained, and the control problems for the object to track the desired trajectory in the workspace and adjustment of interactive forces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bject and the end-effectors are discussed. Because of the high structure complexity and the parameter uncertainty of such systems, the scheme of variable structure sliding-mode com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