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湿热病篇资料.ppt
湿热病篇 选讲 一、作者及版本 【概说】 (一)生平、著作 作者薛雪,字生白,号一瓢,(1681~1770年)清初江苏吴县人,博学多才,曾举鸿博未遇,乃致力于医。其人性情孤傲,多才多艺,精于医、诗、画,著有《吾以吾集》、《一瓢诗话》,工(擅长)画兰,善拳勇,于医更有卓见。 作者 (二)版本介绍 主要有三种。 1.35条文(舒本、章本、宋本) 首载本篇的舒松摩重刻《医师秘籍》(类似医学期刊),篇名《湿热条辨》,章虚谷《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从此本释之。宋佑甫《南医别鉴》源此。 1892年道光九年,李清俊将本篇单独刻印,取名《湿热论》35条,为最早的单行本,但未见流传。 版本 2.31条本(江本,吴本)采20条,后增补11条。 江白仙本,1809年经江白仙鉴定的《温热病指南集》。 吴子音本,《温热赘言》名“温热证条例”,与同时收入的“风热证条例”(即陈平伯《外感温病篇》)统称为《温热病大意》但未标明何人所著,只言为江左寄瓢子述,由此世人对何人为著者,争论至今尚存 4.46条本(王本) 王孟英《温热经纬》改名为《湿热病篇》。 以上三种类型传本,条文数量及次第上有明显不同,文字由内容上也有一定差异。 本篇还见于《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王旭高医书六种》、《中西医劝读十二种》、关纯厚《湿温篇》,可见已被列为传世之作,医家必读之书。 二、全篇主要学术思想 中医典籍中论述湿热病的第一篇专著. 1.较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湿温的病因、病理、主证、变证及治疗,总结了湿温的辨治规律(共33条) 2.有关湿热性质的病变,夏月常见外感病,包括暑病,寒湿、下利共13条。 主要学术思想及贡献 ①湿热病发病多先内伤而生湿,内外合邪而致病. ②阐明湿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正局和变局) ③精辟地概括湿热病邪“蒙上、流下、上闭、下壅”以及闭阻三焦的特点,治疗当立足分解湿热,分利三焦。 ④创造了湿热病瘥后调理的辨治方法,使湿热病的辨治体系更臻完善。 5用药颇具特点,有独到之处. 三学习方法 1明确概念 2明确条文结构,抓住主要环节 症状——分析 病机——概括 治法——提炼 据药物病机提出,掌握立法规律 选讲原文 选讲:1、2、3、8、9、10、13 一、湿热病大纲 1 二、邪在卫表 2、3 三、邪在气分 邪在中焦8、10、13 四、善后调理 9 原文选讲 一、湿热病提纲 【原文1条】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湿热证含义 即湿热病-----湿热类温病。 广义:包括湿温、暑湿、伏暑等多种湿热类温病。 狭义:湿温。 从全篇的内容来讲,包括湿温、暑湿、湿疫、痢疾、霍乱等多种湿热类温病。但主要指湿热病的典型病种——湿温病 “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口鼻而入者为多,也有从肌表而入者。这较传统认为外邪都是先犯皮毛肌表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与吴又可邪从口鼻而入,叶天士“温邪上受”之说相合 . 2.湿热病的发病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