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倡导绿色消费导学案2.doc
课堂探究
核心解读
1.生物资源是可以更新的,又是会枯竭的资源
生物具有生长、繁殖的功能,能够不断地进行更新。如果对生物资源无限度地利用,超过了生物的更新速度,就会导致生物资源的不断减少、衰退、灭绝,最终也会对人类自己造成影响。
以虎为例:我国20世纪50年代估计虎有万头之多。因50~60年代大量捕杀,虎在许多地区减少乃至绝迹。秦岭地区的虎在60年代灭绝。到1994年,全国的野生虎总数已不足150只,处于灭绝的边缘。
为了保护虎,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规定,禁止任意捕杀虎。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时,虎(含各亚种)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对虎进行了人工繁殖,到2000年7月,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及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共饲养东北虎151只,是世界上人工饲养东北虎的最大种群。饲养虎的野化训练研究也已开始。
2.生物资源合理利用的实例
以渔业为例:过度捕捞和渔业水域污染对我国的渔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甚至到了1.8万公里海岸线“无鱼可渔”的地步。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保护鱼类的产卵亲体和幼体,我国水产部门采取措施,如划定禁渔区、禁渔期,实行渔业许可证制度等。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东海设立了产卵带鱼保护区,并划定对虾产卵洄游通道,限制捕捞产卵亲虾。1993年,在黄海中部设立了对虾越冬场休渔区;各地的大型水库、江河都划定了禁渔区,实行封湖休渔。1995年2月,农业部发布管理规定,要求“黄海北纬35度以南至东海北纬27度以北的海域,在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之间禁止拖网渔船和帆式张网渔船生产”。
水产部门在保护渔业资源的同时,也大力发展鱼类的人工增殖和自然增殖,如在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开展了对虾放流增殖工作,这项工作还扩展到了淡水湖泊鱼类资源。
3.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绿色消费误区
误区之一:人们对绿色消费的认识水平不高,对“绿色”的认识更多的还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不少人认为“绿色食品”就是绿色的、新鲜的、野生的食品;误以为绿色消费就是“吃绿”(吃天然食品)、“穿绿”(穿天然原料的服装)、“住绿”(用天然建材装饰的住宅)、“游绿”(到原始森林中去旅游),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误区——把“绿色消费”变成了“消费绿色”。其实,绿色消费与消费绿色是截然不同的,“绿色”也绝非是“天然”的同义词,一些天然物品如果处于土壤中含有毒成分、大气或水中有害成分超标等的情况下,就不能被视为绿色产品。
误区之二:把绿色消费只看作自身健康之必需,不在意生态环境的负债和破坏。只愿意进行绿色消费,而对保护绿色、保护生态环境却不屑一顾。如以穿羊绒衫为时尚,却没有意识到羊绒衫的生产需要大量养殖山羊,容易导致牧民为多获利而使山羊饲养量超过资源承载量,从而对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误区之三:认为绿色消费只是一种存在于产品消费领域的行为。其实,绿色消费是一个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面的绿色消费新观念、新行为。要求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节约使用,减少对环境和产品的污染,资源、产品应该回收和循环利用,不但要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要保障自然的“健康”,促进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可持续发展。
4.绿色消费指南(符合绿色消费的一些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1)树立合理利用资源、适度消费的新观念。适度消费,摒弃“消费和拥有更多物质财富就更幸福”的价值观,把满足生存基本需要作为消费标准。不反对随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消费水平,而是反对超过所需的过度消费,因为这种过度消费远远超过了生存的基本需要,会造成资源短缺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剥夺同辈人乃至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是不公正的。要改正因摆阔气、图省事(不愿精打细算)而过度消耗资源的不良行为;尽量不用或少用稀缺资源或不可再生资源等。
(2)正确识别绿色产品。现在社会上有“绿色”字样的绿色产品泛滥成灾,而真正符合绿色消费概念的绿色产品少之又少。我国目前仅有两种绿色标志:一种是由太阳、叶片和蓓蕾组成的绿色食品标志;另一种是由青山、绿水、太阳及10个环组成的环境标志,用于绿色食品以外的其他绿色产品。只有被授予了绿色标志的产品才算是正式的绿色产品。我国明确规定,将绿色标志作为绿色产品市场的进入准则,企业没有经过认证而打出的绿色标志,或在其包装、广告中写上“绿色产品”字样,是误导消费的欺骗行为。人们在购买前应该仔细鉴别,杜绝假冒伪劣的所谓绿色产品。
(3)提倡资源、物品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日常生活中:倡导自带器具购物,少用塑料方便袋,尽可能不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和一次性用品。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费的一次性餐盒、方便面碗、菜盘、纸杯等共约100亿只左右,并且每年以6%的速度增长。注意水资源的重复、节约使用,用无磷洗衣粉洗衣服,尽量多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以减少城市的污染和石油等资源的消耗。在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省昆明市2016届九年历史上册期末考试题.doc
- 云南省昆明市2016届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doc
- 云南省昆明市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doc
-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县2016届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试题.doc
- 云南省腾冲县2015-2016学高一化学上册期末试题.doc
- 云南省腾冲县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册期末试题.doc
- 云南省腾冲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doc
- 云南省腾冲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doc
- 云南省腾冲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册期末试题.doc
-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2.doc
- 2025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重庆渝富高质产业母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重钢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公开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2014-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摘选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2014-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摘选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锡林浩特市白银库伦牧场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