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青年地理通婚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人口学刊终定稿》:.docVIP

中国城市青年地理通婚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人口学刊终定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青年地理通婚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北京、保定、黄石和西安4城市的调查 钟 纯 梁海艳 西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成都 611130; 2.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青年状况调查》数据,使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青年的地理通婚圈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人口迁移流动经历对城市未婚青年意愿通婚圈和初婚青年现实通婚圈的扩大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发现城市独生子女的通婚圈明显比非独生子女小,但地理通婚圈不会因兄弟姐妹数量的增加而扩大。据此提出“二孩生育”政策,应该成为我国生育政策的最终归宿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城市青年;地理通婚圈;意愿通婚圈;现实通婚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2014-01-16 【修订日期】 2014-10-31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我国人口迁移流动对通婚圈的影响研究》(14XNH09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四二一”家庭结构现状与和谐社会构建》(08BK004)。 【作者简介】钟 纯(1978-),女,湖南益阳人西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 梁海艳(1986-),男,云南曲靖人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与人口学院2012级人口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与社会发展。 一、文献回顾 通婚圈指适婚青年可能选择配偶范围。一般可以从地理距离(通婚半径)、地域范围和族群范围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1-2] 李若建认为在制度性的择偶中,择偶范围被称为通婚圈,并将其分为地理通婚圈和等级通婚圈。[3] 翟振武等认为分析夫妻户口登记地情况也可以看出通婚圈的大小。[4] 本文由于数据限制,只能从配偶或者意愿中的配偶家庭所在地与本人家庭所在地是否跨越某一行政区域来度量通婚圈的大小,本文通婚圈是指地域范围。国外在研究婚姻匹配时提出趋同论。认为个体趋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种族等属性相近的异性为配偶。美国社会学家古德也认为“一切择偶制度都倾向于同类匹配,即阶级地位大致相当的人才可结婚。”[5] 法国1990年290万移民组成的家庭中,有1/3以上已经婚配的移民,其配偶均不是移民,但夫妻双方均为移民的则多数为族内婚(即夫妻双方均来自同一国家),其婚配概率为90%。[6] 国内对通婚圈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通婚圈发展态势判断、变化原因和社会影响。通婚圈发展态势存在四种判断。第一,通婚圈扩大。代表学者有:段成荣[7]、刘传江[8]、王金玲[9]、黄佩芳[10]、李富强[11]、史清华[12]等。第二,通婚圈缩小。代表学者有:邱泽奇[13]、吴重庆[14]、新山[15]等。他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婚嫁距离急剧缩短,通婚区域快速内卷,通婚村减少,婚入和婚出出现了地域上的不对称性。第三,通婚圈没有发生显著变化。雷洁琼于1987-1988 年对全国 6 省市 2799 个农民进行户主与其配偶婚前两家的距离调查发现,近距离通婚是一种普遍现象,各年龄组通婚圈大致相同。[16] 最后,通婚圈呈现扩大与内卷并存。唐利平认为农村通婚圈总体比较狭小,但有扩大也有缩小的情况,通婚圈的变化和社会结构变迁一样经历着转型的过程。[17] 韦美神认为我国农村地域辽阔,通婚圈出现“内卷”和“扩大”共存的现象。[18]通婚圈演变主要因素包括社会制度因素与经济因素,但二者在不同地区影响不一致。马宗保等对宁夏通婚圈的研究发现,通婚圈会受到所在地区的生活条件影响。[19] 曹锦清等认为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口流动,社会流动空间的扩大促使婚配对象选择的空间也增大。[20] 另外,随着经我国济体制的改革加上户籍制度的松动,人口迁移流动席卷了全国,随着交际圈的迅速扩展,通婚圈也在逐渐扩大,人口迁移流动对婚姻和生育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寻找配偶和维持婚姻关系稳定性。[21] 通婚圈扩大的影响:首先,大范围的跨省通婚可以简化婚礼仪式、节约成本,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姻亲关系。[22] 其次,婚圈扩大可能会形成骗婚现象,因为人口迁移流动范围扩大,夫妇双方婚前的基本情况了解得很少,婚姻风险更大。[23] 再次,通婚圈扩大对女性婚后社会适应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24] 最后,通婚圈扩大导致区域之间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程度加剧。如王家宝认为在上海光棍汉遇到喜笑颜开的同时,外地光棍汉却愁眉苦脸,上海市娶了外来妹使得阴阳趋于平衡,但是某地的男女比例必然会更加失衡。[25] 通婚圈缩小带来的影响主要是考虑对后代人口素质的影响。有研究认为通婚圈内卷尽管不是近亲结婚,若通婚距离太小也会对后代的遗传素质产生影响,可能因为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度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