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六年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7套)》.docVIP

《二零一六年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7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通市2013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精萃 临界点 悭吝(qiān) 戛然而止(ɡá) B.报道 绊脚石 圭臬(niè) 着手成春(zhuó) C.微博 爆发力 炽热(zhì) 临深履薄(bó) D. 震撼 流水帐 联袂(mèi) 别出机杼(zh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已立项的连淮扬镇铁路一旦建成,不仅将徐州、南京、苏锡常等三大都市圈联系起来,而且将为连淮扬镇城市组团构建联系纽带。 B.携带出境的奶粉不得超过1.8公斤的限制令自2013年3月1日起在香港实施,违令者最高将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的处罚。 C.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了三项大奖,其导演李安继《断背山》获得“最佳导演奖”后再获此殊荣。 D.只要继续保障重要商品供给,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今年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目标就可以实现。 3.阅读下面的材料,简要概括我国智能手机存在安全隐患的三点原因,不超过25个字。(4分) 4.某班准备举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在播放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李文波的相关资料时,将同步配发画外音。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设计抒情意味浓郁的画外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积十有五年,不上其课 课:考核 B.使者搜兵于闽 搜:搜查 C.徙权发遣明州事 权:暂代 D.诗以铭之,其常存也 存:思念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君“所守而固”的一组是(3分)①所至必兴学校 ②属尉使为功,君辞不受 ③君筑室止穷民 ④君验治僮客,尽得其隐伏 ⑤守恚,出语诋君,君益争 ⑥或讥君近名,君不为动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枢生性淳厚笃实,为人谦恭低调,从不夸耀自己的善行德政;为官以民为本,注重教化,体恤民生疾苦,曾多次为民请命。 B.陈枢担任谯县县令期间,曾为了减轻百姓输粮的负担,多次请求以纳钱的方式方便百姓,结果被免职,而百姓却设法挽留他。 C.陈枢颇有吏才,当世的人都认为朝廷应该破格重用他,但事实上他却因为性格耿直、家庭屡遭变故等缘故,仕途并不顺达。 D.曾巩与陈枢友情深厚,曾上书朝廷为陈枢久不升迁鸣不平。文中所叙写的陈枢的事迹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因而真实可信。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小题2】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①陈陶:地名,在长安西北。公元756年唐军跟安史叛军在此交战,几乎全军覆没。②都市:指唐都城长安。 本诗以一“悲”字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4分) “野旷天清无战声”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杜诗有“诗史”之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以史入诗”的?(3分) 【小题3】 试题分析:所谓“诗史”是就杜甫的创作题材来说的,指的是唐代当时发生的大事件几乎都会在杜甫诗的内容找到反映。还就是针对杜甫创作的现实主义特点来强调的。杜甫这首诗中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