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检测技术试验报告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 MERGEFORMAT 16页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电气测试技术 学院名称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王鑫 学生学号 201306050418 指导教师 王洪辉 实验地点 6C902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 年 七月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910型 998B型) 实验目的 (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2)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3) 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4) 熟悉传感器常用参数的计算方法。 1.2 实验原理 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1、R2、R3、R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差动状态工作,则有;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对工作,且 R1=R2=R3=R4=R,。 由此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双平衡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F/V表、主、副电源。 旋转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到2V档,F/V表打到2V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1.3 实验步骤 1.3.1 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试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小方薄片。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测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1.3.2 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F/V表的输入插口Vi相连;开???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F/V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 1.3.3 根据图1接线。R1、R2、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Rx=R4为应变片。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4V档,F/V表置20V档。调节测微头脱离双平行梁,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1,使F/V表显示为零,然后将F/V表置2V档,再调电桥W1(慢慢地调),使F/V表显示为零。 直流稳压源 1.3.4 将测微头转动到10mm刻度附近,安装到双平等梁的自由端(与自由端磁钢吸合),调节测微头支柱的高度(梁的自由端跟随变化)使F/V表显示最小,再旋动测微头,使F/V表显示为零(细调零),这时的测微头刻度为零位的相应刻度。 图一 1.3.5 往下或往上旋动测微[键入文档的引述或关注点的摘要。您可将文本框放置在文档中的任何位置。可使用“文本框工具”选项卡更改重要引述文本框的格式。] 头,使梁的自由端产生位移记下F/V表显示的值。建议每旋动测微头一周即X=0.5mm记下一个数值填入下表:(使用一个应变片时) 位移(mm)5.05.56.06.57.07.58.0电压(mV)151.7138.2101.270.235.50-32.9位移(mm)8.59.09.510.010.511电压(mV)-65.4-97.6-128.5-158.6-189.7-217.0 1.3.6 据所得结果计算灵敏度(式中X为梁的自由端位移变化,V为相应的F/V表显示的电压相应变化)。 1.3.7 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转到初始位置。 注意事项 电桥上端虚线所示的四个电阻实际上并不存在,仅作为一标记,让学生组桥容易。 (2)做此实验时应该低频振荡器的幅度关至最小,以减小其对直流电桥的影响。 (3)电位器W1、W2,在有的型号仪器中标为RD、RA。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