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构建: (关于历史观) 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以往社会历史理论会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人类社会 2013年年度十大新词 “中央八项规定”“棱镜门”“N7N9”“土豪”“自贸试验区”“单独二胎”“中国大妈”“光盘行动”“女汉子”“十面霾伏”等获评2013年年度十大新词。这十大新词从364条新词中脱颖而出,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13,从中可以窥见当年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方法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树立先进的(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 2014年1月19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发布。从哲学上看,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依据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3.某地区党委在多年实践基础上,积极建设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有效性得到加强,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断提高。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创新反腐体制体现了?( ) A.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制度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C.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D.体制创新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保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特点:非对抗性的矛盾。 (3)解决的方式: 社会主义改革 ①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注意:社会主义改革决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的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 考点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概念 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1)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主要的稳定的) (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群众包括:…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什么)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什么)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为什么) (1)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1、群众观点: 考点7: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