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城乡建设发展需要,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区域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策划等领域从事城规划设计、城规划管理政府决策咨询等。
4.具有对城乡发展历史规律的洞察能力,初步具备预测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基本能力以及支撑开展城乡未来健康发展的前瞻性思考。能够将城乡各系统综合理解为一个整体,同时了解在此整体中各系统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够打破地域、阶层和文化的制约,形成区域整体的发展愿景。
5. 掌握城乡发展现状剖析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应用预测方法对规划对象的未来需求和影响进行分析推演,发现问题和特征,并提出规划建议。通过新的思路和方法,拓宽视野,解决规划设计与管理中的难题与挑战。
6. 能够在分析备选方案时考虑到不同群体所受的影响,尤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影响,并寻求成本和收益的公平分配。能够考虑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需求,广泛听取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解决城乡社会矛盾,实现和谐发展。
三、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5年(弹性学制4至8年)。 课程属性 选课方式 学分数(个) 占总学分比例(%) 计划学时(个) 通识教育课 通识必修课(全校必修) 秋季、春季学期滚动开课,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即可 33.0 16.5 662 通识核心课(全校分类限选) 12.0 6.0 192 通识选修课(全校选修) 学科/专业课 学科/专业基础课(必修) 除主干课程外,其他课程 73.5 36.7 1544 专业课(必修) 专业任选课(选修) 全校选修,如选择非本专业课程,取得的学分可替换专业选修课学分 31.5 15.8 504 集中实践课 全校必修 50.0 25.0 50周 毕业总学分(合计) 200.0 100.0 2902+50周 五、主干学科
城、建筑学第一学2周。学生进校后在军队教官指导下进行2周的军事训练。同时由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素描实习:第学期2周。通过实地写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
色彩实习:第学期2周。通过色彩实习,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并提高其色彩造型能力。建筑认识实习:第期1周。强化学生对建筑形式和城市结构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空间组织能力,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筑构造实习:第期1周。通过对建筑工地的参观,掌握和理解建筑构造及建筑做法的基本内容。
实习:第期1周。通过对市⑥测量实习:第期1周。要求学生掌握地形图的基本测量方法以及一般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设计周:第、各1周,共周。针对城市规划设计课程集中进行的专题设计及绘图,提高学生快速构思、快速表现能力。②道路设计:第学期1周。提高学生道路设计能力。
①社会综合实践调研实习:第2周。通过社会实践调研,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应对能力。②总体规划调研实习:第期2周。搜集基础资料,调查等环节,为配合课程设计而开展的前期基础性工作。搜集基础资料,调查等环节,为配合课程设计而开展的前期基础性工作。职业实践:第学期16周。学生进入设计院实习,让学生总结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学会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树立规范意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第学期3周。考察与调研现代城市、现代建筑、景观园林以及道路交通等,为毕业设计提供基础资料。第学期13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查阅文献、拟定设计方案、进行规划设计、绘制图纸、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等训练内容,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课程结构如下图,具体课程及要求见表(一)、(二)、(三)、(四)
(一)通识教育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必修课”、“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三类
2.通识必修课程共14门,计33个学分,通识核心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为4个,通识选修课最低学分要求为8个。
课程类别Courses Classified 课程代码Course Code 课程名称Course Name 学分Crs 学时分配Academic Periods Distribution 学年、学期、学分分配
Term and Credit Distribution 先修课程
Advanced
Course 考核方式
Test Form(考试/考查) 计划学时Planned Periods 讲课
Lectures 实践/ 实验Interns/ Experiments 上机Oper
ation 一
Year One 二
Year Two 三
Year Three 四
Year Fou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