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力量的反讽—从“德性”到“功利”的下行之路.pdf

知识力量的反讽—从“德性”到“功利”的下行之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力量的反讽—从“德性”到“功利”的下行之路

摘要 “知识即德性(古代)一知识即力量(权力【近代】)一知识即功利(现代)” 构成为西方思想发展的一条典型的路线。知识从古代的“德性”经过近代的“力 量”(权力,power)的中介化过程,进而转向现代的“功利”原则,当今占主 流的以技术理性为特征的西方“知识”即是权力的自我生产。这一路线可以作为 检审“现代性危机”的一条思路。 在古代,“知识即德性”构成为一个首要的特征。苏格拉底以“自知其无知” 始来探讨知识问题,强调节制,即知识因为符合“德性”的要求而获得力量,人 之力量(权力)受到德性(至善)的限制。此种知识/力量的类型在古希腊悲剧 (《俄狄浦斯王》和《安提戈涅》)中的得以展现,神作为人的限度标明了人之 力量的局限。 在近代人们强调“知识即力量”。培根将知识作为人对自然实行统治的工具, 知识不再需要达到目的“至善”的要求而本身就作为人获得力量的手段。这样一 来,人之力量失去了限制,人变得无所不能甚至替代了神。而根据福柯的解读, 近代知识型体现出的是知识与权力的相互作用关系,甚至是人对人统治的工具, 正常人以制造疯癫而成为正常人,使得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继续下去。 在现代, “知识即功利”构成为一个显著特征。强调知识要有效果,这正是 用力量去创造合法性。泰勒对现代性有三个隐忧:个人主义、工具主义理性、“自 由主义”。工具主义理性使得一切都回到功利性原则上来进行计算,甚至人的价 值也是由其所能获得的效益来衡量,人物化沦为机器。通过对于现代政治浪漫派 一一罗蒂、施米特和施特劳斯的考察,可以了解到他们是在用强力来生产合法性, 政治浪漫派滑落入了虚无主义。 此一从“德性”到“功利”的下行之路使得知识与权力紧密结合,力量(权 力)可以自己生产合法性,世界只能听从力量强大者的意志,这个问题在实际生 活中如果恶化下去,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使得文化失去了自 身的精神内核。 关键词:德性,力量,功利,知识。 Abs tract is is isUtilitarian”isa “KnowledgeVirrture—KnowledgePower-Knowledge westem onthe of 咖icalltrajecto叮ofthinking.Throu曲thestudy changel(nowledge: canseethecharacteriSticofmodem isthe “Virtue-Power-Utilitarian”,we l(nowIedge me柚s is but of no theaimthe selfproductionpower,whichknowledgelonger instrument.Tbis consiststheinnerreasonofthecrisisof change modemi妙. Thedissertationhasthree pans: Part is whichthewisdomofSocrates:“Onelmowsthat v;rtue,in 1,knowledge oneis beendiscussed.ThisSocraticassertionfocuson ignorantthrou曲oneself”has islimitedtheVirture.Thiswisdomiswellexhibi

文档评论(0)

chuotuo00757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