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碳循环、氮循环) 谢谢观看 * * 内容 总述 碳循环 氮循环 总述 环境中的物质,除了人烟稀少、无工业的保护区会 保留纯净的天然性状外,一般或多或少受到废物或 毒物的污染。所以,物质的循环包括天然物质和有 毒物质的循环。物质循环有氧、碳、氮、硫、磷、 铁、锰、及各种有毒或无毒污染物的循环。促使上 述物质循环的有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 其中,生物作用占主导,微生物在生物作用中占极 重要的地位。 营养层次 微生物群体参入其中担负生产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自然界物质及能量流动的金字塔 初级生产者 初级取食者 次级取食者 高级取食者 分解者 主要是高等植物 微生物次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自然界中物质在生物圈中进行的转化和运动,简言之,许多化学元素在生物圈和非生物圈间的循环。 生命元素-生命体组成和生命活动中参加的元素。 基本元素:C,H,O,N,P,S, Ca,Si等循环 强烈迅速 次要元素:K,Na,Mg,Fe和卤素元素等 微量元素:Al,Br,Co,Cr,Cu,Mo,Ni, Se,Ge,Zn等 微生物是地球化学生物循环中的重要一环 归纳起来,微生物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于生态学来说具有如下的重要意义 微生物作为生产者完成的是无机有机化的过程,直接为更高级的消费者提供营养;作为分解者是更主要的方面,完成的是有机无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整个地球物质化学循环过程中,一方面有清道夫的功能,使地球保持清洁和状态回复;一方面为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营养(或更易吸收利用)。 同时,微生物过程对环境保护、工业原材料的提供都产生巨大作用。 ①这种循环对于保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处于平衡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② 这种循环对于动物和植物群体的生长和生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微生物的某些代谢活动会直接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活动。 ③循环中产生重要的化工原料。 ④这种循环对于消除目前自然界中越来越多的环境 污染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⑤这种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力,因为如果没有微生物高活力地矿化有机物,释放出C02,光合生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一、碳素循环:该元素循环与H,O循环协同 CO2+H2O 化石燃料 呼吸作用 O2 +“CH2O” 醇,有机酸,H2+CO2 CH4 光合作用 发酵作用 有氧环境 无氧环境 碳、氢、氧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微生物与碳循环之间的所有关系:一个理想化的食物网 自养微生物 化能、光能 初级生产者 初级取食者 次级取食者 高级取食者 微生物分解者 CO2 无机盐 CO2 被捕食 残 体 大 气 CO2 通过食物网进行的碳转移 呼吸作用 动植物残体的分解是微生物进行碳循环的主要方面 CO2 有机质 地球上的氮库 N2 主要存在于大气 溶解形式的无机N,如NH4+, NH3 ,NO3-,NO2-等 有机N,活的和死的有机体 惰性氮(非溶解性氮),NO, N2O等 大多数微生物和植物可吸收的形式: NH4+、NO3- 二、氮素循环 氮素在自然界的循环(红箭头表示微生物与植物的共同作用;黄箭头表示生物固氮循环中的重要环节) 大气N2 生物体有机氮 NH4+ NO3- NO2- NO N2O NH2OH NH4+ ②硝化作用 ③硝酸盐同化作用 ⑤铵盐同化作用 ①生物固氮 ⑥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 ⑦反硝化作用 ⑧亚硝酸氨化作用 ②硝化作用 ④氨化作用 氮素在自然界的循环总图 一、N2的固定 主要由微生物完成,有的微生物游离固氮,有的微生物与植物根形成特殊的结构-根瘤 能源 ATP H+ e- 氧化态 还原态 铁氧化还原蛋白 ADP + Pi 固氮酶 Fe N2 Mo NH NH NH2 NH2 NH3 NH3 N N 2NH3 2e- 2e- 2e- 固氮酶作用图 每年由微生物固定大气中的N2为1.7x108吨。 其中,自生固氮菌固氮速度较慢,共生固氮菌固氮速度快。对木薯地中的二者进行比较:共生固氮菌固氮300Kg/hm2;自生固氮菌固氮0.5-2.5Kg/hm2。固氮效率受氧气影响较大。 自生固氮菌的种属较多,能够固氮的微生物不断发现,如固氮菌属,拜叶林克氏菌属,红硫菌属,红假单孢菌属,红螺菌属,脱硫弧菌属,克雷氏菌属等;水中主要是蓝细菌属。 氨化作用 有机氮 NH3 氨化菌 二、有机态N被微生物降解形成NH3的过程 (1)蛋白质物质的氨化作用过程 蛋白质 蛋白酶 水解 肽 肽酶 水解 氨基酸 降解 NH3 氧化脱氨基作用 水解脱氨基作用 还原脱氨基作用 减饱和脱氨作用 (2)尿素的氨化 CO(NH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