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门格尔与施穆勒经济学方法论之争
摘 要
摘 要
方法论的选择与使用是一门科学前进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对经济学的研究也是如
此。由于经济学的发展倾注了许多经济学派和经济学家的心血和努力,各种观点栉次鳞
比,他们将各自的经济学观点和方法加以阐释和完善,同时对其他学派的观点进行批判
和吸收,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经济学得以不断地向前发展。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是西方经济学快速发展,也是各个学派、各种观点的“百家争
鸣”时期,而发生于这个时期的以门格尔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与以施穆勒为代表的德国
历史学派之间的经济学方法论之争最为显著,此次争论成为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颗闪亮
的明珠。双方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分别阐释各自的经济学观点和主张,由于双方的观点
大相径庭,为了给本学派的观点争得一席之地,作为后起的奥地利学派代表门格尔向德
国新历史学派的代表施穆勒发起了挑战,从此便在以二人为代表的两派之间发生了长达
20年之久的方法论之争。
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研究方法上的归纳法与演绎法、认识论
上的主观主义与相对主义、价值观上的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以门格尔为代表的奥地利
学派推崇演绎法,将演绎法作为分析经济现象的唯一的、基本的方法,方法论上的这种
主张导致其认识论上的主观主义和价值观上的个体主义;而以施穆勒为代表的德国历史
学派则认为归纳法才是寻求经济规律的首要的方法,演绎法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从而主
张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价值观上的集体主义,文章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对双方的论点加
以梳理,并从纯经济学的角度上升到经济哲学的角度加以分析。
双方争论对经济学和社会政治制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双方在争论中所阐述的观
点和主张进行系统的研究对经济学界尤其是我国这样一个在摸索中进行社会政治经济
建设的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作用,可以为我国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发展以及与西
方经济学的融合打下基础。同时将从此次争论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经济学方法论 门格尔 施穆勒 争论
I
Abstract
Abstract
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methodology is a key to scientific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study as well.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devoted many efforts and
hard works of a lot of schools of economics and economists, a variety of viewpoints, different
economists held their own viewpoints and methods of economics , enlighten and explain them,
while they criticize the views of the other schools and absorb them. That is, in this
environment, economics continues to move forwar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20th century, western economics not only developed
rapidly, but also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in all schools, all school argument period, which
occurred in this period, Menger represented the Austrian School, and Sc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