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四川省-遂宁市解读.doc
四川省遂宁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5遂宁)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碎了 B.
柴梗被折断 C.
干冰升华 D.
镁带燃烧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玻璃碎了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柴梗被折断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镁带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5遂宁)2.(3分)(2015?遂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向试管中加入锌粒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点燃酒精灯
考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存水平.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存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5遂宁)3.(3分)(2015?遂宁)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食盐中通常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补充人体需要的碘元素.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碘的相对原子量是126.9g C. 碘离子(I﹣)的核外电子数为54 D.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以及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来解答此题. 解答: 解:A、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知,碘元素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
B、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量是126.9g,而不是碘的相对原子量是126.9g,故B错.
C、利用图中提供的信息知,碘酸钾中含有碘元素,碘离子(I﹣)是碘原子获得1个电子形成的,所以碘离子(I﹣)的核外电子数为54,故C对.
D、碘元素虽然是身体不可缺少的成分,但并不是越多越好,食盐多了对身体也不好,故D错.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读取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能力及了解合理膳食的原则.
(15遂宁)4.(3分)(2015?遂宁)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保持一定的酸碱度范围:
体液 血液 唾液 胃液 pH 7.35﹣7.45 6.6﹣7.2 0.9﹣1.5 根据上表可知,正常情况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人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B. 人的胃液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C. 人的唾液一定呈酸性 D. 用pH试纸能够精确测定以上体液的pH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A、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胃液的酸碱性以及紫色石蕊试液的变色情况判断.
C、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pH试纸测得的结果是整数判断. 解答: 解:A、血液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B、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因此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
C、人的唾液pH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际结算--------解读.doc
- -国内外汽车维修企业_的对比解读.doc
-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器设计毕业论文解读.doc
- -基于激光测距的汽车安全报警装置的设计解读.doc
- 0225110131_杨文瑶_港口集团杂货公司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和发展策略分析_论文阶段_1400917085224解读.doc
- 04628_会计原理与财务管理小抄解读.doc
- 080222340刘坤鑫改解读.doc
- 1011200131-钟原-信息10-中小型医院网络建设规划方案解读.doc
- 110301111216_王坚_吸顶灯罩注塑模具设计解读.doc
- 11304运输开口点前100米探放水设计解读.doc
文档评论(0)